科研产出
棉花MFLP标记技术体系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生物技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棉花的稳定可靠的MFLP技术体系,初步分析该技术在棉花应用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冀棉169为材料对试验因素进行选择优化,建立适用于棉花分析体系。利用32对MFLP引物组合对33B、冀棉20、中棉所12、鲁棉1号4个品种进行扩增,初步分析该技术在棉花应用中的适用性。结果:确定的最佳酶切反应时间为2h,预扩增最适退火温度为54℃,选择性扩增使用的模板为预扩增产物的20倍稀释物。利用32对引物组合对4个棉花品种进行扩增分析,其中14对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引物多态率为43.75%,每个组合的多态性条带为1~5条不等。结论:建立的MFLP技术体系稳定可靠,在棉花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玉13号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3
摘要:冀玉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集高产、稳产、大穗、抗病、优质于一体。2011年在河北省涿鹿县百亩示范方专家检测每667m2产量达1006.63kg,2012年3月农民实际卖粮达1080kg,农民收入达2300多元。怀安县吕家房村一农户种植0.17hm2,每667m2产量达958kg。笔者通过近3年的走访、调查,集成出冀玉13号在张家口市坝下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新探
《产经评论 》 2013
摘要:谷子起源于中国,为养育华夏子孙、奠定华夏文明曾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近几十年来,谷子供给与需求呈快速萎缩态势,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农业功能多样化、饮食结构健康化的要求。谷子产业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非经济方面,谷子产业的振兴符合多功能农业的理念。粟文化作为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主体,不但孕育了早期华夏文明,而且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中华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为使小谷子长成大产业,实现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宜从传统资源宝库中挖掘科研创新的宝藏;通过文化引领扩大消费;开展文化营销,塑造谷子产品品牌;融入地域文化,强化小米地理标志保护;多层面多形式开展以粟文化为主题的会展节庆活动;发展创意农业等方面拓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沼气发酵优良菌系筛选及优势菌群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获得低温沼气发酵高效菌系,从张家口、承德和邯郸地区采集低温产气良好的沼气池中沼泥样品12份。【方法】以沼泥为接种源进行16°C 5°C阶段降温模拟沼气发酵试验,对处理组HL2、ZG2、CW1及其相应的接种源HLA、ZGB、CWB进行DGGE分析。【结果】ZG2处理组模拟沼气发酵综合性能最优,与其他处理组呈显著性差异;DGGE图谱显示,被检测样品中古菌种属多样性丰富,但图谱中代表优势种属条带的位置存在较大差异。通过16S rDNA克隆及测序分析,样品中主要优势菌属为甲烷八叠球菌属、甲烷鬃毛菌属和甲烷粒菌属。【结论】DGGE图谱中代表甲烷八叠球菌属的条带是样品ZG2和ZGB中唯一重复出现的条带,且未作为优势条带出现在其他样品中,推测甲烷八叠球菌属与低温产沼气有密切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香菊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从半野生菊花种质中筛选培育的菊花新品种河北香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河北香菊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根据河北香菊各器官生长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将河北香菊的生长分为5个时期,即幼苗期、苗期、蕾期、花期和越冬期。香菊的叶面积指数在幼苗期最低,苗期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到9月18日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3.90),之后缓慢下降,花期下降至2.54。香菊植株干物质增长量与积累量在蕾期之前较小,进入蕾期后大幅度增加;植株干物质阶段积累率以花期最高,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32.1%。全生育期中,香菊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顺序为分枝(43.0%)>叶(32.9%)>主茎和根(16.7%)>花蕾(7.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低温保存花粉技术在温室玉米加代育种上的应用
《河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授粉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技术环节。本研究对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干燥、液氮保存、快速解冻和精量授粉等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并对超低温保存花粉技术在温室玉米加代育种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相对含水量是影响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成功的主要因素,其中玉米花粉超低温保存的最适宜相对含水量为11.3%~14.7%。超低温保存玉米花粉为温室玉米加代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23个梨品种鲜榨梨汁的理化特性分析和感官评价
《食品与机械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方主要栽培品种、正在推广品种和新引进品种梨为试材,测定不同品种梨的出汁率、鲜榨梨汁的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pH和420 nm下的吸光值(OD420)等理化特性,计算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比值(SSC/TA)。同时对梨汁进行感官评定、量化评分。结果表明:黄金、鸭梨和丰水是理想的制汁品种。雪梨则由于褐变严重且酸度低,不适宜制汁。五九香、秋黄、早酥等品种香气浓郁、酸度较高,清爽可口,可用于果汁调配。大多数日韩梨品种由于褐变较轻,甜度较高,可以制汁,但需要调配来提高酸度,更便于为消费者接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