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中间砧嫁接苹果品种叶片和枝条解剖结构与矮化性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探讨国内原生苹果种质资源的致矮解剖机理,以5种中间砧(分别为M26、SH1、Y-1、Y-B094、Y-C002)嫁接‘长富2号’的叶片和新梢为试材,基砧为八棱海棠,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比较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不同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叶片的上表皮厚、下表皮厚、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栅海比、叶厚等指标均存在差异,栅栏组织厚度与矮化性成正相关,Y-1、M26、Y-B094表现为矮化,SH1表现为半矮化,而Y-C002则趋向于乔化;不同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新梢的横截面直径、皮层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木质部厚度/韧皮部厚度、髓部直径等指标也具有差异,5种供试砧木嫁接品种的木质部厚度/韧皮部厚度的比值与其致矮能力成正相关,即5种砧木致矮能力大小为Y-B094>Y-1>M26>SH1>Y-C002,与田间实际表现一致。不同中间砧正是通过影响地上部接穗品种叶片、枝条的结构,进而影响其生理代谢,从而表现出乔化或矮化的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甜荞1号荞麦品种选育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2002-2006年利用本所保存的584份甜荞种质资源,开展了高结实、多蜜腺材料的筛选。2002年初筛出F446等30份高结实、多蜜腺材料。然后于2003年对30份相对结实高的材料进行综合评比,从中筛选出农艺性状好、结实高的F326等材料10份,同时选择优良单株。2004年对10份高结实材料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并在品系F326中发现植株高大、生长繁茂、顶端花簇多、结实多的3个优良单株。混合后组成一集团,暂定名为品甜试1号品系。2006-2010年对品甜试1号进行隔离繁种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全面观测记载,于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种子管理区域试验。2014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认定通过,认定编号为晋审荞(认)2014001,证书编号为2014(R)-44,同时被命名为品甜荞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大豆新品种晋豆48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晋豆4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杂交大豆课题组于2011年以不育系PZMS-1-1为母本、恢复系ZH-21-B-5为父本,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是山西农科院通过审定的第1个杂交种,也是山西省第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和面筋数量及质量的品质测定辅助选择,生态适应协调特征特性选育和生态适应异地多年多点及水旱地鉴定鉴选,重视系统观察考种和综合评价优选及优系优中选优等育种策略和方法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和冬春杂交的抗旱、耐热、抗冻及适宜熟性等特性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育成了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运旱号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实现了由中强筋到稳定性强筋的创新改良,具有比‘晋麦47’增产2%~10%的高产潜力和较强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实现了抗旱丰产与强筋品质性状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强筋小麦 ‘运旱20410’ ‘运旱618’ 特征特性 选育策略 方法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