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黑小麦面粉戊聚糖的部分酸水解特征与组成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黑小麦面粉戊聚糖(WEAX)的部分酸水解特征,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分别采用0.02,0.05,0.1mol/L三氟乙酸(TFA)对WEAX进行部分酸水解,结合离子色谱和液-质联用等测试手段对WEAX及其水解产物的单糖组成、酯合阿魏酸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小麦面粉戊聚糖WEAX的糖残基主要由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其取代度为0.72,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06。WEAX经部分酸水解后,随着酸水解程度的增加,阿拉伯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木糖的含量逐渐增加,取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断下降。黑小麦面粉戊聚糖WEAX的主链由木糖连接形成木聚糖,阿拉伯糖位于侧链,并与阿魏酸分子通过酯键键合。

关键词: 黑小麦 戊聚糖 部分酸水解 阿魏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

农业网络信息 2015

摘要:不同的复播玉米品种种植密度相差甚大,如何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困扰种植户的难题,本文通过进行不同品种种植密度的裂区设计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及适宜种植密度,为当地农户今后的选种购种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农户盲目选种用种。

关键词: 夏玉米 筛选 产量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自1990年可育的转基因玉米问世以来,玉米转基因技术一直是国内外作物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玉米育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转化技术,将不同来源的单个和多个功能基因转入玉米,对玉米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在培育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等转基因新品种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论述了玉米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玉米 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

农业与技术 2015

摘要:甜糯玉米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最新玉米品种体系,甜糯玉米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对甜糯玉米品种的筛选以及有关甜糯玉米栽培技术的实践建议作出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品种筛选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作物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绿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选育的15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与绿豆产量相关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分枝数>单荚粒数>单株荚数>株高>荚长>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与绿豆产量的关联度最大,r值为0.7142,其次是单荚粒数,r值为0.7028,荚长、百粒重和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在选育山西省绿豆新品种时,应注重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多的品系选育。

关键词: 绿豆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研究

中药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地黄脱毒试管苗适时直接移栽入大田的技术体系,提高脱毒地黄规模化生产的效率。方法:将长有5~6片叶的地黄生根试管苗采用不同浇水方式、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遮阳处理进行移栽,对移栽的试管苗及时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进行保湿,10 d左右进行逐渐打孔透气适应于大气环境条件。结果:大气温度19~24℃,地温17~23℃,移栽前浇水(土壤含水量为13%~14%),地黄脱毒试管苗不经过炼苗,直接移入防虫网棚苗圃地栽培,移栽成活率达92%以上,25 d平均叶片增量1.85片/株;30~34℃高温条件造成拱棚膜下环境高温高湿,采用50%的遮阳处理,移栽成活率77.78%~89.72%,试管苗生长健壮,25 d平均叶片增量1.65~1.75片/株。结论:建立了高效的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体系,适用于大批量和工厂化地黄组培快繁苗移栽。

关键词: 地黄 脱毒试管苗 移栽 成活率 生长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山西果树 2015

摘要:简要介绍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流程及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采用该技术草莓试管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草莓 组织培养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快速酯化方法分析燕麦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试验

农产品加工 2015

摘要:为了研究燕麦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采用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山西省6个不同品种燕麦的脂质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比较GB/T 17376—2008中的酯交换法和乙醚-石油醚快速碱催化酯化法在燕麦脂肪酸测定中的差异水平。结果表明,被测样品平均含油率为6.37%,脂肪成分主要由棕榈酸、油酸、亚油酸构成,油酸与亚油酸的相对含量接近1∶1,油酸含量略高。2种快速酯化方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在低含量脂质组分的鉴别中,国标法有较高的解析度,为燕麦油脂的分析测定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燕麦 脂肪酸 甲酯化 碱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模式不同行比配置生理生态及经济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实现玉米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产值最大化,进行了模式不同行比配置试验,筛选出较单作马铃薯和单作玉米增产程度最高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比(玉米:马铃薯)为1:7的配置能够保证马铃薯在间作环境下实现其群体生产能力;又能够利用马铃薯上层的光热气资源提升玉米产量,最大程度的发挥玉米的单产潜力;1:7配置条带间光合有效辐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物、产量性状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行比处理。

关键词: 玉米 马铃薯 间作 行比 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生喜树碱及提高其含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喜树是我国特有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木本植物,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阐述了喜树组织培养中喜树碱的产生方法,从分子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探讨了提高喜树碱含量的途径,并对喜树碱生产体系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等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组织培养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