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韭菜连作自毒效应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韭菜连作障碍机理,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生物试验研究了韭菜连作自毒效应。结果表明,韭菜连作导致韭菜产量严重下降,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韭菜出苗率降低,不同连作年限间出苗率呈现显著差异;生物学检测证明,韭菜植株不同部位均存在自毒物质,自毒液添加量增大时自毒效应增加,其中韭菜根浸提液对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度和发芽势抑制效应最大,根腐液对发芽率和胚根长度抑制效应仅低于根浸提液,说明韭菜的自毒物质存在于整个植株中,但在根中含量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秸秆的最佳配比,旨在为羊粪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羊粪高温堆肥时添加小麦秸秆可以缩短进入高温发酵期的时间,减少氮素损失,加快C/N降低速率,减少有害物质产生;羊粪和小麦秸秆质量分数9∶2处理在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33.67%和14.10%,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堆肥初期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3.84%、8.40%、24.82%、31.34%和5.47%。若以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指标,羊粪和小麦秸秆按质量9∶2堆肥的腐熟速度比纯羊粪提高了1倍,28d即可腐熟。在实际应用中,羊粪与小麦秸秆按质量9∶2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气CO_2浓度增高和施氮量对抽穗期春小麦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开顶式小型温室内模拟大气CO2浓度增高,并在N0,N100,N200计3个氮素水平〔施N量分别为纯N0、0.1、0.2 g/kg(土)〕下盆栽小麦,研究小麦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大气CO2升高的响应及其氮素调控机制。结果表明,760μmol/molCO2浓度×N素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呈明显上升趋势,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蒸腾速率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400μmol/molCO2浓度下,N0和N100处理的小麦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但N200处理较当前CO2浓度处理明显升高;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小麦的气孔限制值Ls和WUE在N200条件下表现最高,较各个处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两种大气CO2浓度下的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表现均不一致。因此,长期高CO2浓度使得小麦叶片WUE和Ls值显著升高,在低中氮处理下产生明显的光合下调现象,但在高氮处理下却不发生。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施氮量 光合参数 气孔限制值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蜜3号’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厚皮甜瓜‘黄河蜜3号’近轴端、远轴端子叶以及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多种激素配比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诱导不定芽试验,并对发生的不定芽伸长和无根苗发根进行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适合‘黄河蜜’不定芽诱导的外植体材料为近轴端子叶,培养基激素组合为MS+2.0 mg.L-16-BA+0.1 mg.L-1IAA;伸长培养基激素组合为MS+0.1 mg.L-16-BA+0.1 mg.L-1IAA;生根培养基为1/3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连作对大棚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定点试验研究了连作年限对韭菜产量和品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韭菜连作,使韭菜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均下降,放线菌下降的较为明显,细菌数量急剧增加,微生物总量降低;土壤的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都有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而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858-2为母本,陇春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水旱轮选,培育出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试验表明,陇春27号在2006~2007年国家小麦西北旱地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180.83 kg/667m2和201.87 kg/667 m2,分别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增产4.91%和21.37%,增产极显著,均居第一位;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7.67 kg/667m2,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平均增产12.71%。抗旱性指数2006年为1.1835,2007年为1.1014,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定西35号,是所有参试材料中抗旱性最强的品种。陇春27号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在西北旱地农业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效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后播种的方法,研究比较了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药剂有效成分18 g/100 kg种薯拌种,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出苗后60 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防效较高,卵块孵化率较低,死亡率在61.1%以上,防效达57.3%,孵化率为36%,这有利于降低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减轻为害.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出苗后60d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生物活性和防效较低,卵块孵化率较高,死亡率在12.5%以下,防效为37.1%,孵化率为64.6%,对马铃薯甲虫的控制效果较差.
关键词: 70%噻虫嗪WS 10%吡虫啉WP 拌种 马铃薯甲虫 生物活性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