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348条记录
不同棉区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棉花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98%甲哌鎓(1, 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粉剂(以下简称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方法]于2018年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河间、河北邯郸、山东德州、山东无棣,长江流域棉区的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北疆棉区的石河子Ⅰ和Ⅱ以及南疆棉区的轮台、沙雅共10个地点开展试验,供试棉花品种(系)为当地主栽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4次.在各地常规DPC系统化控技术的基础上,设早于人工打顶10 d(T1)、与人工打顶同期(T2)2个封顶时期,并设0、90、180、270 g·hm-24个DPC剂量,以人工打顶为第一对照,以不打顶为第二对照.[结果]DPC化学封顶时期显著影响株高(河北邯郸、山东无棣和山东德州除外)和果枝数(江苏大丰和湖北黄冈除外),表现为封顶早、控长作用强(植株较低,果枝数较少),封顶晚、控长作用弱(植株较高,果枝数较多).河北河间和新疆石河子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平均株高不仅低于T2期,且分别较人工打顶低3.3 cm和4.6 cm.多数试验点T1期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个左右,T2期增加较多,增加2.3~7.7.DPC封顶剂量越大,对株高的控长作用越强(湖北黄冈除外),中(180 g·hm-2)、高剂量(270 g·hm-2)DPC的株高在数个试验点甚至较人工打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水对照的果枝数较人工打顶每株增加2.4~8.3,DPC化学封顶的果枝数显著少于清水对照,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河北邯郸T2期DPC化学封顶后遇高温干旱,与人工打顶相比铃数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其他试验点DPC化学封顶除个别处理外对产量无显著影响.DPC化学封顶各处理喷施脱叶催熟剂前的吐絮率和一次花率不低于人工打顶,对熟期无不利影响.[结论]初步判断棉花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普适性,生产中建议与人工打顶同期应用中、低剂量(90~180 g·hm-2)DPC进行化学封顶.

关键词: 棉花 甲哌鎓 化学封顶 株高 果枝数 产量 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日光温室桃树主干型树形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新疆南疆设施条件下优质桃栽培提供简约化栽培的配套栽培技术模式,针对目前新疆南疆设施桃树栽培技术水平低,树形结构混乱、管理复杂、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区域性统一规范的操作标准现状,从桃树苗木定植、水肥管理、树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南疆设施桃树主干型树形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主干型树形树高2.5~3.0m,仅有1个粗壮直立的中心干,中心干上每20~30cm有长势好、不重叠、以螺旋状上升的永久性结果枝15~20个,无主侧枝,树冠呈圆柱形,成形树冠径0.8~1.0m.栽培行株距(2~3)m*1m,栽植密度222~333株/667m2.

关键词: 桃树 设施栽培 主干型树形 修剪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张持"式顺向残膜捡拾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有残膜捡拾机构工作过程中土和杂物聚集在机组前进的方向造成的拥堵问题,为减小工作阻力,利用捡拾齿与土壤间阻力和弹簧拉力,设计了"张持"式顺向残膜捡拾机构,其包含摇臂装置和捡拾装置等装置仅在拖拉机拖拽下完成残膜捡拾,适应拖拉机前进速度.对捡拾齿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学分析,确定捡拾齿的直径为15 mm、周向排列数量14、轴向间距140 mm;通过分析捡拾齿闭合过程确定了轨道形状.田间试验表明,在机具作业速度5.15 km·h-1、入土深度8.49 cm、张持距离7.61 cm时拾膜率达86.40%.

关键词: 残膜捡拾 机构设计 响应面试验 优化 田间试验 拾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借助于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的技术在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跨国种业公司凭借其高通量、自动化、大规模的共享检测平台,基因型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从3G时代的高成本固相芯片和随机测序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发展到成本低、对检测平台要求较低、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的液相芯片,基因型检测技术完成了向4G时代的转变.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两项最新的GBTS技术(基于多重PCR的GenoPlexs和基于液相探针捕获的GenoBaits)及其原理.同时,发展了可以在单个扩增子内检测多个SNP,称之为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ultiple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cluster,mSNP或multiple dispersed nucleotide polymorphism,MNP)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标位点(扩增子)内变异的检测效率.与GBS和固相芯片相比,GBTS技术具有平台广适性、标记灵活性、检测高效性、信息可加性、支撑便捷性和应用广谱性.同一款标记集(例如玉米40K mSNP),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标记形式(40K mSNP、260K SNP和754K单倍型);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控制测序深度获得多种不同的标记密度(1—40K mSNP).GenoPlexs和GenoBaits 2种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进化、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克隆、标记性状关联检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混合样本分析——BSA)、后裔鉴定、基因渐渗、基因累加、品种权保护、品种质量监测、转基因成分/基因编辑/伴生生物检测等领域.目前,已经在20余种主要农作物、蔬菜以及部分动物和微生物中开发了GBTS标记50余套,并已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最后,展望了与未来GBTS应用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便携式、自动化、高通量、智能化检测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可变密度、多功能分子检测;GBTS与其他技术(KASP、高密度芯片、BSA策略等)的整合;基于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等.这些将推动GBTS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 多重PCR 液相探针 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SNP) 多个分散型核苷酸多态性(MNP) 单倍型 遗传改良 开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中国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菌采集绵羊粪便,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结合16S rRNA PCR扩增的方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应用K-B药敏纸片的方法研究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及PCR方法检测全部菌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B、AadA1、Aac(3′)-Ⅱ、Aac(6′)-Ⅰb和Aph(3′)-Ⅰ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共分离100株羊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24%,其次是新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分别为21%,14%,13%,7%;AadA1和Aph(3′)-Ⅰ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8%和89%,未检测到AadB、Aac(3′)-Ⅱ和Aac(6′)-Ⅰb基因.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市羊肠道正常菌群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较为广泛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主要以AadA1和Aph(3′)-Ⅰ为主,本试验为羊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数据.

关键词: 羊源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药物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液体肥料施肥机械发展概况及需求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液体肥料具有易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对环境污染较小、配方灵活、施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肥料.分析了国内外液体肥料施肥机械的研发现状;总结了几种主要液体肥料施肥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探讨了中国液体肥料施肥机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液体肥料 施肥机械 智能化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红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发现,当酶添加量为1.5 mg·mL-1,酶解温度为50℃,液料比为9∶1 mL/g,酶解时间为45 min时,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率最高,达到9.18%,与预测值误差仅为0.33%.酶法提取与热水浸提相比,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显示,红枣膳食纤维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0.227 mg·mL-1,显示了其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关键词: 红枣 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抗氧化 纤维素酶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准噶尔盆地西缘白杨河上游莫合台冲积洪积扇戈壁的特征、时代及过程

中国沙漠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准噶尔盆地西缘白杨河上游莫合台地区冲积洪积扇戈壁地貌与沉积发育,且富锶水土资源丰富,古环境和水土资源研究意义明显.结合以前研究资料,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综合表明:扇群按照形态参数可分为大、中、小3种;扇体基底地层主要由侏罗至新近系下部的倾斜地层组成;扇体地层主要由新近系上部与第四系砾质层组成;扇体地层沉积相主要包括风成亚相(风棱石、沙丘及黄土等)、水成亚相(冲积洪积相、河湖相等)、重力坍塌亚相及疑似冰碛亚相等;扇体主要是在3.596 Ma BP以来形成;地貌与沉积及其环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7个亚阶段,分别与区域构造-气候阶段相对应.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冲积洪积扇 戈壁地貌 形成时代 发育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PC+化学封顶对不同施氮量下棉花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北疆气候条件下,为明确棉花对不同施氮量下增效缩节胺[DPC+,25%鎓甲哌(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DPC)水剂]化学封顶效应的响应,以新陆早53号为试验材料,在150(N1)、300(N2)和450(N3)kg hm-2施氮水平下,以人工打顶(P0)为对照,研究DPC+剂量[450(P1)、750(P2)和1050(P3)mL hm-2]对棉花叶绿素含量(Chl)、叶面积(LA)、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干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DPC+剂量下,随施氮量增加,Chl、LA、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殖器官干物质(RODM)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一施氮量下,上述参数因DPC+剂量不同呈不同变化趋势,其中N1水平下以P1处理、N2水平下以P2处理、N3水平下以P3处理表现出较高的RODM、Chl、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的非光化学淬灭(NPQ).DPC+与施氮量互作表现为,与其他处理相比,Chl、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ФPSII、ETR、RODM在N2P2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5.52%、29.39%、27.97%、36.77%、23.28%、23.55%、8.41%~22.24%,NPQ降低了34.54%.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累积和Chl、LA、Pn、Gs、ФPSII均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喷施DPC+(750 mL hm-2)条件下,适量追施氮肥(300 kg hm-2)能改善棉花光合性能,在增加干物质累积的基础上,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分配.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DPC+ 化学封顶 干物质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势对克瑞森葡萄光合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确定坐果后克瑞森葡萄适宜的土壤水势范围,为生产实践中灌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3年生克瑞森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坐果后不同土壤水势对光合性能、果实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提高土壤水势促进克瑞森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并延缓净光合速率随时间的下降;增加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和水分的蒸腾,且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1、T2和T3水分利用率(WU)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在坐果后40 d达到最高,增加土壤水势可以增加水分利用率,减缓后期水分利用率的下降.提高土壤水势,可以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增加果实单粒重和单穗重,提高株产和产量,其中T1、T2和T3处理产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20.60%、31.71%和43.02%,T3处理每公顷产量达到了15 045.0kg;随土壤水势提高,果实干物质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所下降,其中T1、T2和T3处理果实干物质重分别下降了3.85%、10.67%和14.09%,T2和T3处理果实硬度显著下降.[结论]土壤水势在-40~-110 kPa时,既促进坐果后克瑞森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水分利用率,亦稳定了葡萄果实产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关键词: 葡萄 土壤水势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