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米良1号”等猕猴桃在武汉的引种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2008—2009年,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引进了"米良1号""海沃德""秦美""华美1号"和"海艳"等5个优良美味猕猴桃品种,采用"猕猴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和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初步评价了这几个品种在湖北武汉的引种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北岗地小麦7500kg/hm~2技术原理研究 Ⅰ.鄂北岗地小麦7500kg/hm~2主要技术措施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质量差、肥料运筹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在鄂北岗地试验示范了规范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集成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试验示范田每公顷有效穗数平均为698.3万穗,穗粒数平均为25.1粒,千粒重平均为44.4 g,平均单产7 763.1 kg/hm2,创造出了7 957.95 kg/hm2的湖北省小麦高产记录。高产成因为提高了播种质量,改善了氮肥运用方式,产量三要素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白粉病菌对喹氧灵和苯菌酮的敏感基线及药剂的生物活性
《农药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离体叶段法,分别测定了从河北、河南、湖北、陕西和四川5省分离的53个小麦白粉病菌单孢菌株对苯菌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和苯菌酮以及喹氧灵之间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苯菌酮和喹氧灵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01 9±0.000 6)和(0.013 1±0.002 0)mg/L,苯菌酮比喹氧灵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和苯菌酮与喹氧灵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R2值分别为0.102 6和0.491 9);室内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前1 d和接种后1 d施药,苯菌酮和喹氧灵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与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92.21%、84.25%和82.43%、70.25%,表明这2种药剂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苯菌酮 喹氧灵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黑头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160头湖北黑头羊0~24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分析了湖北黑头羊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湖北黑头羊体重累积生长曲线上升平缓,0~8月龄绝对生长速度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绝对增重在6~8月龄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减慢;0~3月龄生长强度最大,3~8月龄呈直线下降趋势,8月龄开始变得平缓;各项体尺指标在8月龄前增长明显,8~12月龄增长趋缓,18~24月龄除胸围外,体高、体长、管围变化不大,试验结果揭示了湖北黑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进行湖北黑头羊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2012年4~11月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中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设置覆盖黑色和白色地膜2个处理和1个不覆地膜的对照,以考察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处理能够提高甘薯膨大中所需要的积温,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积温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和对照;2个品种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单株地上和地下鲜重均高于对照;2个品种在不同地膜处理下的干率变化不大。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2个品种覆盖黑色地膜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和对照;MDA含量紫色薯低于淀粉型甘薯;POD活性紫色薯高于淀粉型甘薯。测产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处理能明显提高甘薯产量,覆盖黑色地膜处理的地下部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于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和对照。总的来说,黑色地膜覆盖效果优于白色地膜和对照,淀粉型甘薯生长发育优于紫色薯。
关键词: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1N1猪流感病毒H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湖北畜牧兽医 》 2013
摘要:利用RT-PCR扩增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9K-HA。将线性化的pPIC9K-HA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将经MD平板筛选和PCR鉴定的阳性菌株用G418筛选多拷贝重组子。最后用1%甲醇诱导表达重组子,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得到了表达,产物约60.4KD,并具有免疫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功能及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葱花序轴再生体系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天葱(Allium chrysanthum Regel.)花序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成及其浓度对天葱花序轴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芽分化的影响,以筛选适合天葱花序轴再生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以花序轴为外植体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2,4-D+0.1 mg/L 6-BA;最适愈伤继代培养基为MS+2.0 mg/L NAA+1.0 mg/L 6-BA;最适愈伤芽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
关键词: 天葱(Allium chrysanthum Regel.) 花序轴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地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卵寄生蜂种群消长动态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是中国茶区最主要害虫,在湖北武汉地区茶园对该叶蝉及其卵寄生蜂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呈现双峰型,第一峰出现在5月底至6月底,主要危害夏茶,第二峰出现在9月底至10月底,主要危害秋茶。寄生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为叶蝉三棒缨小蜂(Stethynimu empoasca Subba Rao)和微小裂骨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Ogloblin),6~10月2种寄生蜂联合寄生率为23%~55%。
关键词: 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卵寄生蜂 种群消长动态 武汉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