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海马齿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克隆、高效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许多渗透调节剂中,甜菜碱是最理想的有机小分子渗透调节物质。甜菜碱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不会带来危害,同时能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将海马齿中克隆到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p ET-28a(+)上,获得重组载体p ET-Sp BADH并将其成功地转化到BL21(DE3)中得到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能高效表达55 k D目的蛋白,表达量可以达到301μg m L–1。酶学特征分析表明,该蛋白最适p H值为7.2,在偏碱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催化活性;Sp BADH蛋白对高温敏感,且温度对催化活性影响较大,超过55℃时酶活性只有20%,最适酶催化活性温度为37℃;而有机小分子醇类对酶的催化活性有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自身特征维持酶催化活性的微环境。

关键词: 海马齿 甜菜碱醛脱氢酶 原核表达 酶活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根际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茶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对维护AMF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极为重要。于贵州4个重点茶区(湄潭县、石阡县、贵定县和都匀市)茶园采集茶树根际土样,采用Bradford法测定茶树根际GRSP,并分析土样的基本理化性质,以了解茶树根际GRSP含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总GRSP(Total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T-GRSP)和易提取GRSP(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EE-GRSP)含量因茶树品种、种植区域不同而各异,总体含量分别在5.71~22.84 mg·g-1和2.35~7.91 mg·g-1间,均值分别为12.96 mg·g-1和4.88 mg·g-1。相关性分析发现,T-GRSP与水解氮(Hydrolysable nitrogen,Nh)、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Ka)和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EE-GRSP与Nh、Ka和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 H值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不同土壤因子对GRSP的贡献不同,对于T-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对于EE-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可见,茶树根际GRSP含量丰富,它与土壤因子有密切关系,可通过了解GRSP的含量来评价茶树根际土壤质量。

关键词: 茶树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土壤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一粒小麦根干旱响应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野生一粒小麦根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网络,用20%(w/v)PEG6000处理两叶一心期野生一粒小麦,通过对小麦根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分析了干旱胁迫下野生一粒小麦根中的蛋白质变化。结果共分离、鉴定得到85个表达差异倍数在1.5以上的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碳代谢(27%)、氨基酸代谢(15%)、解毒与防御(11%)、分子伴侣(8%)、能量代谢(8%)、信号传导(6%)、蛋白质代谢(5%)、脂代谢(4%)、转录与翻译(4%)、核苷酸代谢(2%)以及骨架蛋白(1%)。对这些表达差异蛋白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发现大部分信号传导相关蛋白上调表达;碳代谢途径中的糖酵解相关蛋白下调表达,而磷酸戊糖途径相关蛋白上调表达。同时下调表达的还包括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大部分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质下调表达,但是谷氨酸脱羧酶及甲硫氨酸合酶含量上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增强了野生一粒小麦根中信号传导与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促进了谷氨酸与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降低了糖酵解与蛋白质代谢等过程。研究结果丰富了野生一粒小麦根响应干旱胁迫机制信息。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野生一粒小麦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的改良效应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田间试验统计和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4个供体对优良热带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供体间的6个性状在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以自交系QB572、QB576和T32为供体,改良系与QR273在穗长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穗粗和穗行数上多数改良系得以提高。不同供体大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小,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组合均由供体QB576和T32所提供。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从146对引物中用筛选出的清晰稳定的引物42对,对33份供试材料进行同源性位点扩增,共检测到162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点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位3.9个,变化范围1~6个。每个位点的PIC值变幅为0.079 5~0.515 9,平均为0.283 8。通过UPGMA和主坐标分析,将供试材料被划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除QB2147、QB2188、QB1955、QB2163和QB2164外其他QR273改良系;第Ⅱ类群为QB2147;第Ⅲ类群为QB2188、T32、QB572和QB576;第Ⅳ类群为QB1955、QB2163、QB2164和QB48。

关键词: 玉米 供体 自交系 SSR标记 改良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桑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2015年度进展

蚕学通讯 2016

摘要:根据"十二五"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任务书的要求,南宁综合试验站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2015年的工作进展总结如下。1年度任务完成情况1.1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1.1.1省力高效桑品种的试验示范根据"十二五"期间试验,对比筛选出的适应贵州栽培的省力化桑品种7个,即云桑1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号、桑特优2号,2015年重点对3个无性系桑品种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和3个杂交桑品种桂桑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期金荞麦营养成分含量及消化率测定研究

草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地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期金荞麦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回肠末端消化率,本研究用3头安装"T"型瘘管,并做回-直肠吻合切除盲肠的巴克夏-驯养野猪-高坡黑猪(巴-野-高)三元杂交生长猪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开展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分枝期、孕蕾期和初花期金荞麦OM、CP、EE、Ca、P、CF含量分别为88.59%、22.72%、2.34%、1.05%、0.39%、13.51%,89.10%、20.57%、1.69%、1.25%、0.42%、15.50%和89.63%、17.54%、1.37%、1.29%、0.46%、19.75%;EAA、NEAA和TAA含量分别为9285、7982、6244mg/100g,14334、10810、9320mg/100g和23619、18792、15564mg/100g。随着生长期的后延,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在体和离体消化率也随着生长期的后延而显著降低。分枝期与孕蕾期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分枝期与初花期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孕蕾期与初花期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从分枝期到孕蕾期,金荞麦CP、EE、EAA及TAA下降较慢,CF含量升高较慢,营养成分消化率下降也较慢;从孕蕾期到初花期,金荞麦CP、EE、EAA及TAA下降较快,CF含量升高也较快,营养成分消化率下降也较快。以分枝期、孕蕾期和初花期体外法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消化率值为自变量,以对应的动物饲养试验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值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可用于推算对应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本实验证明,金荞麦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必需氨基酸比例高、适合动物消化吸收。孕蕾期为金荞麦适宜收割期,在适宜收割期内,收割时间点应选择孕蕾后期。

关键词: 肉猪 体外法 表观消化率 标准消化率 生长期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应用生态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凯里学院学报 2016

摘要:从教师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应用生态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分析效果指明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通过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生态学专业硕士生科研与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态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应用生态学 多元化 教学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冻害及恢复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通过对澳洲坚果冻害及恢复的调查,了解霜冻气候对澳洲坚果生长造成的影响,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把冻害程度分为6级,并对4级危害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澳洲坚果苗受害率99.5%,死亡率1.9%;在4级危害中,地径伤口以上部分枝叶生长缓慢,伤口以下抽生活跃;在冻伤后未死亡的植株中,伤口愈合需1~2年。[结论]0~3级冻害对澳洲坚果生长影响不大,4级以上冻害建议换苗。

关键词: 霜冻 澳洲坚果 冻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找出造成久安古树红茶香型差异的特征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筛选出香气优良的古树红茶产品。依据叶部形态的差异,将久安古茶树资源分为长叶类、大叶类、圆叶类、小叶类、紫叶类5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物质,检测到26种主要香气物质,占香气物质总量的72.134%~88.184%;按照其香味特征的不同,分为3个香型,分别是以戊醛、己醛等低级脂肪醛类物质为代表的清香型物质,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为代表的花香型物质和包括苯乙醇、苯乙醛和香叶醇的甜香型物质。香叶醇、苯乙醇、苯乙醛、异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是形成久安古树红茶不同香型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它们在5类古树红茶中的含量差异是造成久安古树红茶香型各异的主要原因。长叶类古树红茶和小叶类古树红茶检测到较多的花香型物质和甜香型物质,且感官审评上表现出花香、蜜香,为5类古树红茶中香气因子表现最佳的2类。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红茶 香气特征 感官审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7922改良效果及与苏湾种质系的配合力研究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铁7922及其9个改良系为母本,10个苏湾种质系为测验种,组配100个杂交组合,应用部分平衡格子方进行1年3点田间鉴定,评价优良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改良效果,探索改良新系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改良新系T123、1164、QR29的利用价值大;440-4、1061、QR25具有一定的利用潜力;A26、A30、21170改良效果差、利用价值低;S273、S909、927、T32是良好的测验系。铁7922及其改良系×苏湾系杂交模式优势明显,可进一步应用瑞德×苏湾杂种优势模式。

关键词: 玉米 铁7922改良系 苏湾系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