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粮油中可开发的功能性成分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12
摘要:近年来,功能性食品成为世界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为功能性食品配套的作为添加剂和配料的功能性成分也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及红薯等为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这些粮油作物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活性成分。本文对这些粮油作物中可供开发的功能性成分进行了简要综述,为粮油作物中功能性添加剂及配料的开发提供参考,进而促进粮油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掘。


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包括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对玉米花后不同时期穗位叶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qN)和最终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其他3种耕作模式相比,深松与秸秆覆盖处理下玉米穗位叶能够维持较高光合速率,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降低非光化学猝灭。深松覆盖最终玉米产量比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分别提高6.08%、11.51%、21.1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深松与秸秆覆盖在降水较多的豫南雨养区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紫云英翻压量和沤田时间对覆膜水稻返青期植株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紫云英翻压覆膜栽培对水稻植株的影响,紫云英最佳翻压量和覆膜前的安全沤田时间。紫云英鲜草异地翻压量分别为0、30 000、45 000、60 000 kg/hm2,紫云英翻压后7 d和14 d后覆膜移栽秧苗。结果表明,随着翻压量增加,成苗率、百株鲜重、叶龄、分蘖、株高等各项指标均呈降低趋势,在沤田期内稻田pH值比对照平均下降0.2~0.4个单位,有效铁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当翻压量达到30 000、60 000 kg/hm2时,有效沤田时间不应少于7 d和14 d。


双孢蘑菇贮藏条件对其生理生化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2
摘要:贮藏条件是影响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气体成分、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双孢蘑菇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营养黑芝麻糊生产工艺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2
摘要:通过预试验确定黑芝麻糊的基本配方,发现对黑芝麻糊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大米、分子蒸馏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然后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自的适宜范围,最后通过L(9 33)的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评判得出该产品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黑芝麻糊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黑芝麻20 g,大米20 g,白砂糖20 g,花生仁5 g,面粉5 g,单甘酯质量分数0.4%,CMC-Na质量分数1.0%。所得产品色泽均匀、组织细腻、冲调性良好、香甜可口。


一次性施N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一次性不同施N量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水稻"两优6326"为材料,在水稻覆膜前,分别一次性施用0(CK),75,150,225,300kg/hm2 N肥,插秧后每周调查1次分蘖数,在始穗期前1周、齐穗期前1周和收获期前1周测定水稻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并于收获期统计水稻产量,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分析最佳施N量。【结果】施N量的增大,可以增加地膜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地膜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也相应增加。除了净光合速率外,施用N肥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等光合参数总体上均无显著影响。当施N量为300kg/hm2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始穗期前1周最高,为48.38mg/g,水稻分蘖数高达44.42个/穴;当施N量为225kg/hm2时,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5.60万株/hm2和10 172.25kg/hm2,与施N量300kg/hm2差异不显著。【结论】经济效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地膜覆盖栽培水稻时,一次性最佳施N量为285.37kg/hm2,此时理论产量达10 062.57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