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简要介绍了目前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状况,对三角洲湿地、盐沼湿地、溪流河岸、潮间地湿地、沿海湿地和水稻田的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湿地线虫群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地区四个野生大豆保护区野生大豆种子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11 CSCD
摘要:以4个野生大豆保护区共40个野生大豆种质为材料,在种子萌发期对其进行NaCl不同浓度(25mmol/L、75 mmol/L、125 mmol/L、175 mmol/L)的盐胁迫处理,分析其4项耐盐指标,研究不同地区野生大豆种质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供试材料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活力指数逐渐降低。低盐浓度下,盐分对某些野生大豆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聚类分析表明,垦利地区K21、K27和武清地区W34、W35、W39种质的耐盐性较强;安新地区A2、A4、A5,冀州地区J14、J16、J17、J18、J20,垦利地区K25种质具有较弱的耐盐性;其它供试材料耐盐性一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玉米螟高效球孢白僵菌新菌株筛选
《吉林农业科学 》 2011 CSCD
摘要:从吉林省田间采集玉米螟僵虫,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对产孢力、孢子发芽力和玉米螟幼虫毒力进行评价,选育出7株(D1虫-5、D1虫-9、L2虫-8、L1-1-1、D6虫-2、D10虫-2、S9虫-X-1)产孢力强、气生孢子发芽率高和毒力强的白僵菌新菌株。实验表明:7个菌株固体麦麸发酵产孢量分布在160亿~335亿个孢子/g的固体发酵物;气生孢子培养16 h萌发率为48%~93%,22 h萌发率均达到100%;孢子浓度106亿个/mL,接种8 d时,玉米螟幼虫僵死率在93%~100%;菌株毒力强弱与产孢能力和孢子萌发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孢子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基因Pib4的转基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抗稻瘟病基因Pib4的转基因。[方法]利用PCR法克隆Pib基因的NBS功能结构域到双元载体pCAMBIA1301上,以粳稻品种农大18的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以愈伤组织作为转化的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Pib4基因。[结果]经PCR和GUS活性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用稻瘟病菌接种阳性植株,获得了抗稻瘟病菌的水稻植株。[结论]为合理利用抗病基因和育种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杀菌剂NC-224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效果
《吉林农业科学 》 2011 CSCD
摘要:试验结果NC-224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优于市售品种科佳和瑞凡,浓度以应用NC-224(2000倍)为最好,对块茎产量提高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20份葡萄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245对引物中筛选出19对用于葡萄的SSR扩增。共扩增出144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100%。根据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20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0.9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65。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65处,20份葡萄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第1类包含欧洲葡萄、美洲种群的种间杂种和欧美杂种;第2类包含我国南方野生资源刺葡萄、毛葡萄、复叶葡萄、菱状叶葡萄、蘡薁葡萄和华东葡萄;第3类为山欧杂种;第4类为山葡萄。山葡萄与欧亚种、美洲杂种的亲缘关系较远,欧亚种与美洲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诱变选育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
《中国酿造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紫外线辐射是目前最为广泛的物理诱变因子之一,其引起菌体DNA结构变化的形式很多,如DNA链的断裂、碱基的破坏等,但最主要的作用是使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引起微生物突变或死亡。以实验室保存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以获取可高效发酵生产蛋白酶的突变株。通过大量筛选及连续传代实验,确定了一株突变性状能稳定遗传的突变株,其蛋白酶产量较出发菌株有大幅度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