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芒果中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芒果中杀菌剂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芒果样品经乙腈提取,氨基(NH2)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双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吡唑醚菌酯含量分别在0.10~4.00μg/mL和0.02~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02 mg/kg,分别从3个不同添加水平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的回收率在76.00%~103.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7%~13.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R/ENR/SiO_2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机械混炼的方法制备不同ENR含量的NR/ENR/SiO2复合材料,使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对NR/ENR/SiO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NR对NR/ENR/SiO2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ENR用量的增多,NR/ENR/SiO2复合材料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的损耗因子积分面积增大,阻尼性能提高。橡胶加工分析频率扫描和应变扫描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小于10 HZ不同应变时,加入了ENR的NR/ENR/SiO2复合材料的阻尼因子均高于NR/SiO2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证实,ENR的加入减少了SiO2的自聚,改善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从而使NR/ENR/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环氧化天然橡胶 阻尼性能 NR/ENR/SiO2复合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2年对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的10个参试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品种集成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福农39号除蔗糖分略低于对照外,产量和含糖量均高于对照,且与对照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病虫性,适宜在海南进行扩大示范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橡胶草主要农艺性状及生物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橡胶草区域适应性栽培的合理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设置行距×株距分别为20 cm×20 cm、20 cm×30 cm、20 cm×40 cm、20 cm×50 cm、30 cm×20 cm、30 cm×30 cm、30 cm×40 cm、30 cm×50 cm共8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橡胶草现蕾期和结实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行距为20 cm或30 cm时,橡胶草现蕾期和结实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量均随着株距增加呈增大趋势,且行距为30 cm时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量均比行距20 cm的高;此外,不同种植密度下橡胶草的叶长、株幅、千粒重、鲜根重、干根重和根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种植密度对花葶长度及花葶数量等影响较小,在行距×株距为30 cm×40 cm时,橡胶草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量较高,农艺性状也较好。因此,行距×株距为30 cm×40 cm是橡胶草区域适应性栽培较合适的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皮和鸡粪的堆肥化利用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木薯皮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等难分解物质,且其碳氮比值较高,难以直接利用。本研究以木薯皮和鸡粪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堆肥腐熟程度。结果表明: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后期已趋近于初始温度;而含水率变化不大。各处理的pH值在发酵结束时为7.3~7.5。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堆肥化进行而降低;而水溶性氮含量的变化受通气状况和氮源条件的影响较大。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考虑到堆肥腐熟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判断堆肥腐熟度时应根据多种指标(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指标)综合判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海南香草兰挥发性成分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萃取香草兰中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两种方法对海南地区香草兰豆荚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PME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头75μm CAR/PDMS、萃取温度80℃以及萃取时间20 min。2种萃取方法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利用SPME技术检测出挥发性成分73种,SDE检测出78种。结果表明:将SPME和SDE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香草兰中的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产排胶相关基因在死皮和健康橡胶树中表达模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死皮(Tapping Panel Dryness,TPD)是天然橡胶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给中国橡胶种植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利用RT-PCR技术分析14个产排胶相关基因在死皮和健康橡胶树树皮中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有8个基因在健康橡胶树树皮中上调表达,其分别是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小橡胶粒子蛋白、橡胶素、蔗糖转运蛋白5、橡胶延伸因子、几丁质酶、HMG辅酶A还原酶和HMG辅酶A合成酶,有4个基因在死皮橡胶树树皮中上调表达,他们分别是橡胶转移酶、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蔗糖转运蛋白2a和β-1,3-葡聚糖酶;另外,蔗糖转运蛋白2b和蔗糖转运蛋白1表达模式没有发生变化。此结果为深入揭示橡胶树死皮发生分子机制提供新观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的功能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林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1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2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1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bPIP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乙烯利刺激后橡胶树排胶体积、排胶时间、干含和总固形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PIP1在树皮、胶乳和次生木质部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胶乳中HbPIP1的表达量随乙烯利刺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树皮中HbPIP1的表达量则呈降低的趋势;乙烯利通过调节HbPIP1的基因表达促进水分向乳管细胞的运输,从而降低胶乳干含和总固形物,延迟排胶时间,增加排胶体积和产量。
关键词: 橡胶树 水通道蛋白 功能鉴定 表达分析 组织特异性表达 乙烯利刺激 胶乳稀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和ILP技术筛选橡胶树抗寒分子标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6个RAPD引物和7对ILP引物分别分析30份抗寒性差异的橡胶树种质DNA的多态性。结果显示7个RAPD引物扩增产物中出现9种多态性片段,回收并测序多态性片段,Blast比对结果表明其中6种片段为未知序列,其余3种片段HbR4PF、HbR6PF和HbR1+4PF分别与烟草冷胁迫cDNA文库差异表达基因、反转录转座子和橡胶树contig1323727序列同源。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HbR6PF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能调控HbR6PF基因的表达。在7对ILP引物中,只有抗坏血酸抗氧化物酶ILP引物扩增产物出现多态性条带,但该条带在抗寒和不抗寒种质中同时出现,说明该ILP标记不能用于区分抗寒和不抗寒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