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制种技术应用的产量和质量分析及其保障措施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 1999年秋至 2 0 0 2秋贵州省思南县香坝乡、许家坝镇、张家寨镇 12个村 70个村民组的杂交油菜制种调查、分析 ,单产平均为 5 4 .2 7kg/ 6 6 7m2 ;户均产量 90 kg以上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 71.95 % ;平均发芽率达 82 .76 % ,平均纯度达95 .6 6 3%。表明实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制种技术 ,抓好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对制种区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组织协调、农户培训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能保证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杂交油菜种子 ;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效益。


油菜品质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测试技术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近红外光谱应用于油菜品质育种研究领域检测油菜品质参数的原理和具体的操作技术 ,以及在油菜品质参数测试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展望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贵州马铃薯生产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是国家“十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作物专用品种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组织实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集成国家、部门、地方的力量 ,利用技术、人才、资金的优势 ,将具有重大意义的马铃薯专用品种选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优化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使试验、示范、辐射区马铃薯的产量水平、效益和技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带动贵州、甘肃和全国马铃薯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并为未来我国马铃薯生产持续稳定增产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实施以来 ,在国家科技部、贵州省科技厅的领导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毕节地区农业局在项目区内建立核心区、示范区进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在配套研究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 0 0 1年以来项目区示范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面积为 13.34万 hm2 。贵州省项目区新增产值 1.3亿元 ,新增纯收入 0 .9亿元 ,新增投入产出比为 1∶ 3.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三高两低”高效型油菜品种与入世后的中国油菜产业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论述了我国油菜产业的现状并具体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优质油菜产业的措施建议 ;并对“三高两低”高效型优质油菜的含义、开发意义及应用前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介绍了一个典型的“三高两低”高效型优质黄籽杂交油菜代表品种——油研九号。
关键词: “三高两低”高效型油菜品种 优质油菜产业化 油研九号


杂交油菜制种提高母本结实率的研究 Ⅰ不同亲本结实率的差异及其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结实率的含义包含有效角率和每角粒数 ,可用两者的乘积作为结实系数来表示。在同年同地同样管理的情况下 ,选37个不同来源的不育亲本考查表明 ,其结实系数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其变幅达 1.75~ 11.94。其中有效角率变幅达30 .2~ 84.1%,角粒数变幅达 4~ 16 .18粒。萝卜角率 (角粒数小于 5粒 )和中下部有效角率的高低极显著影响结实系数的大小。研究和生产实践还表明 ,结实率好的亲本 ,制种产量相对较高。因此育种上选育结实性好的不育亲本是提高结实率乃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不同揭膜时间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 2 0 0 0年以来我们在大方中烟与英美合作基地内开展了一系列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开展了不同品种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对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效果显著。尤其以盖膜 40天或全生育期盖膜 (5 0天后撕破地膜 )获得了理想的产量及收入。盖膜还可促进根系发育 ,促进根系对氮肥吸收 ,增加烟碱合成 ,提高烟叶烟碱 %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