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吉粳507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吉粳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辽宁省耐盐碱、优质品种辽盐12为母本,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长白10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单株选拔;2002年F4出现稳定株系,田间代号为吉02-2534;2002年冬F5进行海南加代扩繁。2003年F6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进行稻米品质鉴定;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的影响研究
《玉米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水分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的影响及幼虫饮水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水是影响越冬幼虫复苏至化蛹阶段的关键因子。在湿度40%、温度22℃~28℃条件下加温处理,越冬幼虫最佳饮水时间为加温后20~30 d,此阶段满足其饮水需要,化蛹率增高且化蛹比较集中。当多次饮水时,其化蛹率随饮水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当饮水次数达到3次时,化蛹率接近100%。对越冬幼虫饮水后连续4 d体内SOD和POD的活性测定表明,饮水后其体内SOD和POD比同期不饮水的幼虫活性增高。分析认为,两种酶的活性增高与其饮水后化蛹发育和代谢增强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栽培上的试验与示范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结荚初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壮饱安和缩节安均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生长,促进果多、果饱和产量的提高。其中,壮饱安对花生地上部的控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增产极显著;缩节安对地上部控制效果一般,增产幅度较大,增产极显著;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效果好,但增产效果较差。
关键词: 花生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壮饱安 缩节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噁草酮高效降解菌W2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异噁草酮的降解菌W2菌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降解菌W2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酵母粉0.5%,淀粉1.2%,豆粕1.2%,硫酸亚铁0.01%,氯化锰0.02%,氯化钙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性能测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构建了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并进行了生长与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毛用性状的检测与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羔羊适于舍饲强度育肥,对高营养水平反应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细度23μm,羊毛长约13 cm,毛用性状与东北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豆腐加工品质综合评价
《粮油加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东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1个大豆栽培品种为样本进行豆腐加工,对豆腐得率、保水性和质构特性等12项品质指标进行系统测定,通过因子分析,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豆腐加工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可将12个原始品质指标归属为5个相互独立的公因子,公因子1对硬度、黏聚性、回复性和黏附性等4项指标起支配作用;公因子2对表观破断应变起支配作用;公因子3对表观破断强度、表观弹性率和保水性起支配作用;公因子4对弹性和咀嚼度起支配作用;公因子5对干得率和湿得率起支配作用。由各大豆品种豆腐加工品质的综合因子得分可以得出,铁丰37、黑河29和东农48三个品种是优选的豆腐加工优良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型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苗期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影响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玉米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能力没有影响;处理提高了玉米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在2叶期、4叶期、6叶期和8叶期均高于CK,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在2叶期和4叶期,等离子体处理的玉米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稍低于CK,在6叶期和8叶期,NR活性分别比CK高26.81%和26.75%。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玉米氮代谢能力,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野杂交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育肥性能的对比研究
《吉林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根据体重相近、日龄相同、公母各半的原则选取含野猪血12.5%的松野杂交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各18头,分成2个组分别为A和B组,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内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对其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松野杂交猪的增重速度、发育程度、屠宰率和产瘦肉率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相比,差异均不显著(>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
《杂粮作物 》 2010
摘要:对吉林省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抗大斑病品种有23份,占鉴定总数的92%,抗和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品种有23份,占鉴定总数的92%,高抗、抗、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有21份,占鉴定总数的84%,高抗、抗、中抗茎腐病品种有19份,占鉴定总数的76%。综合抗性评价得出,具多抗性品种14份,占鉴定总数的5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