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磺胺类兽药(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唑)污染对土壤蔗糖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兽药可显著抑制土壤蔗糖酶的活性,其抑制率可达50%以上。兽药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最大抑制率和激活率可达98.6%、580%。兽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以激活作用为主,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则呈现"激活-抑制"的循环趋势。兽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前期低浓度时激活,高浓度时抑制;培养后期低、高浓度时均抑制。兽药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前期激活,培养后期抑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持续性感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抑制几方面论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免疫相互作用,旨在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设计与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8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广州地区烟粉虱成虫的毒力,以期为广州地区烟粉虱药剂汰选及混配用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多杀菌素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较高,其48 h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04、0.13μg/mL;吡虫啉与氟虫腈次之,LC50值为1.15、8.31μg/mL;而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速效性较好。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吡虫啉和氟虫腈可作为广州地区烟粉虱防治的首选药剂。


热带亚热带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广东典型地区的调研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地跨热带和亚热带,各地经济和自然气候差异极大,对应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也各有不同。通过实地调研,系统研究了各个村针对自身特色形成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个别典型农村的建设经验进行了个案分析。


柑橘黄龙病菌侵染九里香不同方法研究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传染到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运用Nested-PCR技术确认九里香是否感染黄龙病菌。结果表明,采用汁液摩擦、注射和挤压法,接种2个月后不能在九里香植株体内检测到黄龙病菌;黄龙病阳性接穗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嫁接九里香能使黄龙病菌成功侵染九里香,但接穗不能抽芽。草地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和虫媒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都能成功从阳性植株体内将黄龙病菌传播至九里香。柑橘木虱传"菌"效率结果表明,木虱在红江橙阳性植株上取食1.5~2 h就能携带黄龙病菌,病菌从柑橘木虱传到健康的九里香上最短需要12 h,单头木虱带菌就能使九里香成功感染黄龙病菌。温度对病原的传播效率有较大影响,气温高于35℃或低于15℃时,介体昆虫活力差,传播病原的效率较低,0℃温度下木虱几乎不传播病原。40℃时昆虫死亡率高,活力差。
关键词: 黄龙病菌 九里香 嫁接 草地菟丝子 柑橘木虱 传染


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14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157.58—382.92、6.46—54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8.66%;14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 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和0.91—4.53 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272.16—713.32 mg T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7.67%;DPPH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63.75%。总酚含量与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苦瓜品种间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其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且酚类物质是苦瓜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3种十字花科蔬菜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甘蓝、白菜和青菜3种十字花科作物释放的植物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在利用双层交联的PDMS萃取头和吸附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对3种蔬菜作物提取所得的化合物中,烷烃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类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醛、醇、酸等物质。其中顺-3-己烯醇乙酸酯、顺-3-己烯醇、苯甲醛等是3种蔬菜中共有的植物挥发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