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黍稷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对225份黍稷种质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株高127.72 cm,平均主穗长36.66 cm,平均茎节数7.34节,平均单株粒质量7.46 g,平均千粒质量6.78 g,平均生育期93.07 d,变异系数范围在0.15~0.56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各表型性状分布较集中。相关分析表明,除穗型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相关外,花序色、穗型、粒色大多与其他6个数量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数量性状中除生育期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都互为显著相关,且大多数为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4.59%。综合评价表明,黑龙江4105-2的综合评价值最低,临河大黄黍的综合评价值最高。


太原地区夏播大白菜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中国园艺文摘 》 2015
摘要:通过对7个夏播大白菜品种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太原地区夏播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日本新夏阳’抗病性强、耐热、产量高、商品性好,可作为太原地区夏播大白菜品种推广种植。


不同施硒方式对糜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明显提高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但不同糜子品种富硒能力具有一定差异。6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04~0.32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3.5倍;12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07~0.46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9.4倍;180 g/hm2处理的糜子籽粒中硒含量为0.13~0.57 mg/kg,比对照平均增加了21.8倍;叶面喷施硒肥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对相同处理的不同糜子品种的产量有影响;叶面喷施硒肥能使多数糜子品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


低温对茄子发芽率的影响
《长江蔬菜 》 2015
摘要:为鉴定30份茄子材料的耐低温性,测定其在15℃、18℃、21℃低温下的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在15℃、21℃下茄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在18℃下发芽率差异显著,7、14、22、8、21、15、27、29等8个自交系属于高抗材料;24、26、20、18、12、11、25、17、10、9、6、16、23、28等14个自交系属于中抗材料;2、3、5、30、1、4、19、13等8个自交系属于低温敏感材料。说明18℃能鉴定茄子耐低温性。


自制中药颗粒剂对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养猪 》 2015
摘要:为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断奶腹泻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54头,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和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的空白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于用药后第14天测定腹泻频率,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肠段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并分别于试验前及治疗后2周及4周末对各组猪只进行称重,检测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的腹泻频率为12.85%,抗生素治疗组为14.70%,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1.01%(P<0.05);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仔猪56日龄体重为17.14 kg,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的16.15 kg和空白对照组的16.00 kg,抗生素治疗组(16.15 kg)与空白对照组(16.00 kg)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大肠埃希菌数量为6.44 CFU/g,与抗生素治疗组(6.29 CFU/g)差异不显著,极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7.52 CFU/g);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的数量为8.53 CFU/g,极显著大于抗生素治疗组的7.25 CFU/g,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的8.09 CFU/g,抗生素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7.25 CFU/g)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8.09 CFU/g);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的双歧杆菌数量为7.51 CFU/g,极显著大于抗生素治疗组中的6.57 CFU/g,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的7.28 CFU/g,抗生素治疗组双歧杆菌的数量(6.57 CFU/g)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7.28 CFU/g)。试验结果说明,该中药复方颗粒剂能显著减少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有效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并能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埃希菌的数量。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断奶仔猪 大肠埃希菌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腹泻


‘晋大麦(啤)2号’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探讨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通过探讨‘晋大麦(啤)2号’在当地生态环境下的最佳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推广种植本品种获得高产高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以明确产量与播期、播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播量从60.00~120.00 kg/hm2范围内,随播量增加产量随之提高,变幅在6186.98~6573.66 kg/hm2,反之,播量再高时,产量降低。播期以9月30日至10月5日产量较高,变幅为6600.33~6693.67 kg/hm2,随之播期推迟产量变低。选择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对‘晋大麦(啤)2号’品种获得高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播期密度 产量 ‘晋大麦(啤)2号’


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5
摘要:采用二因素完全组合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入不同有机物料与不同外源锌浓度对土壤全锌、有效锌、锌形态分布以及小白菜中锌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锌、有效锌和各锌形态含量都是随着外源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草坪草和玉米秸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全锌,提高土壤中有效锌和非残留态锌的含量,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鸡粪、猪粪和牛粪显著提高土壤全锌、有效锌和非残留态锌含量,使得土壤锌的活性增强,显著促进了小白菜对锌的吸收;而泥炭和风化煤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结合态锌和残留态锌的含量,降低全锌和有效锌含量,对土壤锌起到钝化作用,未促进小白菜对锌的吸收。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锌在小白菜根部富集量增加。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外源锌 有效锌 形态分布 植株锌 根部锌


用SSR标记分析‘赞皇大枣’遗传变异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赞皇大枣’的遗传变异,以期为‘赞皇大枣’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利用SSR标记对395份‘赞皇大枣’样品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通过分析样品的指纹图谱数据,来评价样品间的遗传关系。16对SSR标记共扩增出5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9不等,平均每位点3.2个。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104~304 bp。稀有等位基因为1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395份样品中共得到28种两两相异的‘赞皇大枣’指纹图谱数据,即28种不同的基因型。对28种基因型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它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7500~0.9804之间,平均值为0.9047。在遗传相似系数0.90处这些基因型被划分为5个类群。结果表明,‘赞皇大枣’群体内存在较丰富的的遗传变异,还有较大的选育出新品种的潜力。
关键词: ‘赞皇大枣’ 遗传变异 SSR 基因型 新品种选育


当代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研究参考 》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一百多年来,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指导着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布局。随着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孤立国的假设条件发生改变,需要探讨当代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以晋城市郊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投入与产出集约化水平,将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低集约化、中度集约化、高度集约化三个集约水平;探讨了影响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城市郊区呈现出板块状格局为主、圈层结构为辅的土地利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