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海洋围栏养殖水域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科学养鱼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鼓励发展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式围栏养殖具有水体大、成鱼品质高、养殖环境友好、抗风浪能力强、单位水体养殖成本低等优势,是现在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其离陆地较远,水域环境可控性较差,需要对围栏及周边水域进行实时监测.现在国内外可应用于海洋水域环境监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浮标式监测站和小型监测艇来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在国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当代会计 2019

摘要:从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在国企财务管理应用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国企财务管理应用共享服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国企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目的在于提高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 国企 财务管理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形鲳鲹摄食、耗氧节律和胃肠排空时间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定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投喂策略,文章研究了卵形鲳鲹昼夜摄食、耗氧规律和胃肠排空时间.摄食节律采用分段式连续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投料1次,连续3 d);耗氧节律采用流水呼吸法测定(1昼夜,24 h中每2 h测定1次);胃肠排空时间实验采用一次饱食投喂法(1昼夜,每隔2 h取样1次).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属于白天摄食类型,分别在10:00和14:00-16:00间出现2个摄食高峰(P<0.05);耗氧高峰期分别在08:00和16:00出现(P<0.05);饱食后,胃内含物比率下降迅速(P<0.05),7 h下降约50%,第15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19 h后胃内含物为0.在摄食后3 h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第11小时达到最大值(P<0.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21小时出现极低值(P<0.05).研究建议在卵形鲳鲹网箱养殖生产中,宜在光线较强、耗氧和摄食高峰的上午(09:00-10:00)和下午(14:00-16:00)时段进行投喂,投喂频率2~3次·d-1,投喂间隔7~9 h.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摄食节律 耗氧节律 胃肠排空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特征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及荧光薄片鉴定,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恒速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碳酸盐岩类、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和混积岩类等4种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可分为次生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3类;不同岩石类型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作用过程,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储集空间。①碳酸盐岩类中,泥晶云岩成分单一,压实致密,胶结作用弱,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随着粉砂质和凝灰质含量增加,压实作用变弱,长石和凝灰质发生强溶蚀,粉砂质砂屑云岩及凝灰质云岩的储集空间以长石粒内孔、铸模孔及凝灰质溶蚀孔为主。②陆源碎屑岩类中,凝灰质粉砂岩的压实作用中等,粉砂级长石颗粒粒内及边缘、分散状凝灰质溶蚀,且溶蚀孔中有大量的黏土矿物充填,储集空间以蜂窝状长石溶蚀孔、凝灰质溶蚀孔为主;而云质泥岩压实作用强,溶蚀作用不发育,仅可见晶间孔及微裂缝。③火山碎屑岩类中,粉砂质凝灰岩、云质凝灰岩压实作用中等,长石、凝灰质易溶,但胶结物种类较多,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发育少量的晶间孔。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物性 成岩差异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新不列颠海沟有机质来源及碳酸盐含量变化

地球化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海有机质的来源与演化及其碳酸盐含量变化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新不列颠海沟水深3908 m采集的柱状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有机碳的δ~(13)C值和AMS-~(14)C定年以及CaCO_3含量变化,探讨该海区的有机质来源与演化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控制因素。研究发现:(1)该地区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有机质,但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其中在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期,海平面相对较低,但海平面逐渐上升会带来部分侵蚀的陆源土壤输入,而且作为降水带的赤道辐合带(ITCZ)位置偏南引起的陆源剥蚀物质输入增强,使陆源有机质贡献比例较高,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土壤的有机质贡献;(2)该地区的CaCO_3含量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呈现出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中晚期较低,而全新世早中期较高的特征,其变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ITCZ迁移引起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强弱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质来源 碳酸盐 新不列颠海沟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国际海洋古全球变化研究项目(IMAGES)在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获取的高质量柱状沉积物岩芯MD06-3047(17°00.44′N、124°47.93′E),利用颗石藻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的相对丰度以及初级生产力转换函数,恢复了260 ka以来西菲律宾海上部水体营养跃层以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发现该区域26万年以来初级生产力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较不明显,冰期生产力平均值略高于间冰期。通过与前人已发表的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弱的伊利石/蒙脱石记录和热带太平洋纬向表层海水温度梯度记录的对比,提出MIS 8期以来,热带西菲律宾海古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受控因素在MIS 5a左右发生明显转变。在MIS 8后期至MIS 5a之间,初级生产力受到长期类ENSO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热带东西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梯度较小的时期,认为热带太平洋处于类El Niňo状态,此时西菲律宾海营养跃层相对较浅,生产力较高,反之则相反。而在MIS 5末期至末次冰消期时段,生产力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相对于长期ENSO过程更强,可能掩盖了后者的古生产力信号。冰期东亚冬季风加强,一方面,可以引起上部水体混合加强,增加下部营养物质向上的输送,另一方面大量风尘物质的输入可以刺激颗石藻的生长;反之在冰消期,水体混合较弱,风尘输入显著减少,生产力也随之降低。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颗石藻 东亚冬季风 晚第四纪 西菲律宾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藻弧菌ZJ-T小RNA srvg23535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小RNA被证实对细菌遗传变异、生长繁殖、致病性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在机会致病菌——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中研究较少。本实验室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和Northern Blot鉴定得到溶藻弧菌ZJ-T中小RNA srvg23535。【目的】初探小RNA srvg23535对溶藻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小RNA srvg23535的缺失突变株,并对野生株和srvg23535突变株的菌落形态、运动性、胞外蛋白酶分泌、H_2O_2和Cu~(2+)的压力感应、铁吸收利用、抗生素抗性以及生长代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对溶藻弧菌小RNA srvg23535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小RNA srvg23535缺失后,对溶藻弧菌菌落形态、运动性、胞外蛋白酶分泌、H_2O_2和Cu~(2+)的压力感应、铁吸收利用、抗生素抗性以及多数测定的碳源、氮源代谢的影响不显著;但突变株对D-海藻糖(D-trehalose)的代谢减弱,对果胶(Pectin)、丙氨酸-谷氨酰胺(Ala-Gln)的代谢增强,并可利用丙氨酸-天冬氨酸(Ala-Asp)为氮源。【结论】小RNA srvg23535参与调控溶藻弧菌对D-海藻糖(D-trehalose)、果胶(Pectin)、丙氨酸-谷氨酰胺(Ala-Gln)和丙氨酸-天冬氨酸(Ala-Asp)的代谢,这将为获取srvg23535调控靶标基因,进而阐明其与靶标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小RNA srvg23535 缺失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船舱底油污水处理装置质量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船检 2019

摘要:渔业船舶在航行作业时,其动力装置运转和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泄漏而产生舱底油污,渔民往往使用混合了清洁剂的淡水对机舱底油污进行清洗,从而产生舱底油污水。油污水处理设备是重要的渔船防污染设备,其性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经处理的舱底水是否能符合要求后才能排入水体。本文根据近年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岩牡蛎正常和低盐胁迫下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中国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已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分析,合适的内参基因选择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关键。本研究选用正常生理状态下岩牡蛎(Crassostreanippona)的鳃、外套膜、闭壳肌和内脏团4种组织以及盐度10、20和30暂养1周后的鳃组织为材料,对已报道的常见内参基因(EF1A、GAPDH、RO21、TUB和TUA)的稳定性通过3种方法(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针对鳃单一组织在不同盐度胁迫下,GAPDH和RO21可以作为合适内参基因,而在不同组织中,需要更多的内参基因联合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定量表达结果。本研究是首次利用q-PCR对岩牡蛎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为今后该物种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岩牡蛎 实时定量PCR 内参基因 低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宰前预冷处理对大口黑鲈冰藏品质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活鱼宰前预冷对后期鱼片冷藏保鲜品质的影响,将鲜活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置于不同温度(15℃、10℃、5℃)的水槽中暂养0.5 h后,宰杀并取鱼片冰藏,分析第0、第3、第6、第9、第12、第15、第18和第21天时的鱼肉感官、理化指标[pH、挥发性盐基氮(TVB-N)、鲜度指标(K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及微生物[菌落总数(TVC)]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宰前预冷处理对大口黑鲈冰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预冷处理可较好地保持大口黑鲈冰藏期间的品质,维持鱼肉感官品质,降低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延缓pH、TVB-N、K值、TBA值及菌落总数的上升,货架期较对照组延长约3 d。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预冷 冰藏 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