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谈银川地区冷棚葡萄延后栽培问题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07
摘要:目前我国冷棚主要分布于北方各省区,东北三省、山东和河北发展较早,哈尔滨、沈阳等大中城市发展较快。现在沈阳冷棚面积达333hm2,东北地区约有1500~2000 hm2,近年来还有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设施栽培的多种作物已从温棚向冷棚方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冷棚栽培的优势有以下3点:(1)冷棚更适合大规模和集约化栽培。(2)适合多种作物,特别是果树等高架作物的种植。例如葡萄、油桃、樱桃等果树均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适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将GNA基因导入宁夏枸杞及其表达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枸杞蚜虫侵害的难题,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改造后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枸杞,以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作为转化效率的指标,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转化频率较高的转化系统。对获得的70个转基因株系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60%。运用Western blot杂交检测了2个转化子叶片和果实中GNA的表达,结果表明,其中一个转化株系在维管组织成分较高的叶片、青果中得到了GNA的表达,而在维管束成分极少的红果中未检测到GNA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雪花莲凝集素 CoYMV启动子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Westernblot杂交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创新之路——贺兰县金贵镇优质稻麦产销合作社调查
《宁夏农林科技 》 2007
摘要:介绍了贺兰县金贵镇优质稻麦产销合作社组建的背景、动因,运行的特点和效果,阐述了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和启示,认为该合作社所走的路,是正在探索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枸杞中吡虫啉、阿维菌素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枸杞中吡虫啉、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酸性乙腈溶液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面积外标法定量分析,吡虫啉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系数为0.9997,阿维菌素为0.9995,线性范围为10.0-1 000μg/L。枸杞中吡虫啉平均回收率92.0%-110%,最小检测浓度0.047μg/kg;阿维菌素平均回收率86.0%-98.0%,最小检测浓度0.33μg/kg。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定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可满足检测分析要求。


将GNA基因导入宁夏枸杞(Lycium bararum L.)及其表达的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1个改造后的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枸杞,以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作为转化效率的粗略指标,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转化频率较高的转化系统。对获得的70个转基因株系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60%。运用Western blot杂交检测了两个转化子叶片和果实中GNA的表达,结果表明其中一个转化株系在维管组织成分较高的叶片、青果得到了GNA的表达,而在维管束成分极少的红果未检测到GNA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雪花莲凝集素 CoYMV启动子 农杆菌转化 Western blot杂交


不同温度下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是危害甘草叶部的重要害虫,为有效防治该虫,组建了甘草萤叶甲种群生命表。分别在15、18、21、23、25、27、30、33和36℃恒温下,观察了甘草萤叶甲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估算了甘草萤叶甲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甘草萤叶甲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全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94、11.17、6.30、5.49、8.48、10.53、11.65和8.98℃,有效积温分别为180.88、66.74、78.94、85.42、223.18、85.12、143.67和645.45日度;在18~36℃范围内,温度越高,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和寿命越短,25℃时雌虫产卵量最大,15℃时雌虫不产卵;23~30℃是该虫存活和繁殖的最适温区;种群趋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变化,25℃时种群趋势指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