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深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的问题与对策

宁夏农林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风沙区人工柠条林对退化沙地改良效果的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干旱风沙区大量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恢复治理沙化土地的状况下,作者从影响土壤质地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等11个因素入手,对退化沙地土壤与环境的影响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在各评价性状权重值等同重要的情况下还是各评价性状权重值非等同的情况下排列序位次是一致的,呈现出造林密度1665丛/hm2>2490丛/hm2>3330丛/hm2自然恢复地。由此说明干旱风沙区营造人工柠条灌木林对退化沙地土壤改良及植被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从综合效果来讲,人工柠条营造密度为1665~2490丛/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干旱风沙区 灌木林 灰色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性控冻精快繁高产奶牛的注意事项

中国奶牛 2007

摘要:应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是快速增加高产奶牛数量的有效途径。生产实践中,情期受胎率偏低是大范围推广性控冻精的技术瓶颈。本文作者在应用性控冻精的实践中,取得了情期受胎率79.2%(育成牛)和71%(经产牛)的好成绩。文中对应用性控冻精时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性控冻精 快繁 高产奶牛 注意事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面条专用型小麦品种宁春35号的产量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专用型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为大面积推广,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设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粒/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密度对面条型小麦品种宁春35号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密度处理下,宁春35号各阶段发育进程和株高的遗传性相对稳定;除450万粒/hm2处理外,其他处理结实小穗数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有效穗数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450万粒/hm2处理的千粒重最高36.8g,产量也最高,为5965.5kg/hm2,密度为600万粒/hm2的产量次之,其余处理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结论]中等肥力水平下,宁春35号较为理想的密度是450万~600万粒/hm2,有利于提高群体和个体质量,夺取高产。

关键词: 密度 面条型小麦品种 宁春35号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原鸡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建议

宁夏农林科技 2007

摘要:叙述了固原鸡的形成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和外貌特征,对生长、繁殖、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测定,对固原鸡的保种、杂交改良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固原鸡 保种 杂交改良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进行馒头气孔结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提取馒头结构的气孔特征,以评价计算机视觉分析在馒头品质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试验1选用强筋品种Weaver、中筋品种宁春4号和弱筋品种京411,按粉质仪吸水率采用3个加水量处理,共计9个不同样本。图像分析中,采用K-均值算法将气孔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提取了3个气孔特征,即气孔总面积、气孔平均面积和气孔总数目,用于数据分析。试验2利用图像分析对11个样本进行馒头品质评价,并与实验室人工主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1结果表明所取的3个特征能够较好反映加水量和筋力强弱对馒头气孔结构的影响,随着加水量增加和面筋强度增强,气孔总面积增加,这与馒头体积增大一致。试验2中馒头气孔图像特征的评价与人工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计算机图像分析能够较好反映馒头内部结构优劣。【结论】利用图像分析进行馒头品质评价是可行的。

关键词: 图像处理 k-均值算法 馒头品质 加水量 面筋强度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的纸坊沟小流域为例,对小流域内退耕地植被恢复后各群落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讲,老荒坡和狼牙刺群落抗侵蚀能力最强,其次是刺槐、沙棘等人工林地,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和农耕玉米地抗侵蚀能力最弱;(2)从土壤团聚度、分散率和分散系数指标看,刺槐和黄刺梅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农耕地和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差,人工林地和其它退耕还草地抗蚀性能居中;(3)从土壤生物结皮盖度讲,抗蚀性能为以茭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铁杆蒿为优势种的群落>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4)从土壤侵蚀量来看,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强,以猪毛蒿为优势种的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综合分析得出抗蚀性能为:老荒坡,狼牙刺>刺槐,黄刺玫,沙棘>柠条>白羊草,茭蒿>铁杆蒿>猪毛蒿,农耕地.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抗蚀性较农耕地不断提高,而与当地老荒坡群落的抗蚀性越来越接近.狼牙刺群落、刺槐和沙棘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好,猪毛蒿群落群落抗侵蚀性能最弱,老荒坡各群落抗蚀性能较强,农耕地抗蚀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恢复 抗蚀性 水土保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在粳型杂交稻育种中选择的78份恢复系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数量性状中可提取实粒数因子(F1)、粒重因子(F2)、结实因子(F3)、株高因子(F4)、穗长因子(F5)等5个公因子,其累计可表达总变异的92.03%。其中F1因子同F4因子间为正相关,同其他因子间均为负相关,F2因子与F3、F4、F5因子间为正相关。F3因子与F4间为正相关,与F5因子间为负相关,F4与F5因子间为负相关。78个恢复系材料根据因子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共分为5个不同遗传差异的类群。

关键词: 粳稻 恢复系 数量性状 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干旱风沙区造林质量控制的参与式评价

防护林科技 2007

摘要:通过对宁夏干旱风沙区参与式造林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目标层和制约层来看,影响宁夏造林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因素,其权重值达到0.34;其次是管理因素,其权重值为0.29。就制约层和措施层而言,解决政策因素的主要措施是明确林地产权,使责、权、利统一,其权重值为0.41;解决管理因素的主要措施是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管护,其权重值为0.41;解决经济因素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效益补偿机制,其权重值为0.53;解决技术因素的主要措施是重苗木质量市场化和造林地的科学设计规划,其权重值分别为0.38、0.34。

关键词: 宁夏干旱风沙区 造林质量 参与式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粳型水稻不同时期抗瘟性及抗谱分析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宁夏筛选的17个小种生理的稻瘟病菌混和菌对即将走向生产的11份材料分别在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其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瘟性,并用筛选出的5个宁夏稻瘟病菌代表菌系进行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强、抗谱宽的材料有3份:玉优1号、2000-6、2002 XW-913;抗性较强、抗谱较宽的材料有2份:优育7号、农院238,可作抗病亲本和抗源材料应用于育种;抗谱中抗型的材料有4份:花87、吉特605、吉特624、吉生286;抗性较弱、抗谱较窄的材料有2份:G 45、吉2002 L 120。

关键词: 水稻材料 稻瘟病 抗性及抗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