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不同播种期对甜高粱生育期糖分含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播期下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茎秆糖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新高粱3号和新高粱9号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秸秆进行糖分测定试验。[结果]2个品种总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一致,呈升高的趋势,成熟期达到峰值。2个品种不同播期处理拔节期、挑旗期、开花期、成熟期总糖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新高粱3号总糖均随着播期的延后而降低、新高粱9号总糖均随着播期的延后而升高。新高粱3号不同播期处理还原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动态。新高粱3号的还原糖含量始终高于新高粱9号。两个品种在整个生育期蔗糖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新高粱3号糖分积累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新高粱9号最适播期为5月中旬。

关键词: 甜高粱 播期 糖分 生育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DAMS/View的偏牵引梳齿式采棉机侧向稳定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偏牵引梳齿式采棉机的侧向稳定性,验证工作时是否会发生侧向滑移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方法】应用Solidworks对梳齿式采棉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导入ADAMS/View软件。利用ADAMS专用模块构建轮胎、路面约束,并施加相关驱动、约束和力,建立完整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运动仿真观察采棉机作业时位移变化曲线,判断是否能稳定工作。【结果】梳齿式采棉机工作状态下,采摘台和拖拉机没有发生侧滑,均沿着直线前行。【结论】梳齿式采棉机在拖拉机牵引下作业,偏牵引角小于摩擦角,整机满足偏牵引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采棉机 ADAMS/View 稳定性 摩擦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果输送过程中定向机理的分析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果的定向技术在水果的机械化加工过程中以及机械化分级、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杏果实沿接缝线准确切分,必须首先对杏果实进行定向。本文以刚体动力学为基础,对单轴对称水果在输送过程中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单轴对称水果在输送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李雅普诺夫V函数稳定性研究分析表明,水果在原点是稳定的;应用ADAMS软件对定向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得出椭球绕着最大惯性矩主轴的旋转是稳定的;并通过专用试验装置对新疆多种杏子进行定向试验,得出当杏果实的长径转动惯量与骑径转动惯量的比较大时,定向的成功率较高,最高可达88%。

关键词: 水果 动力学分析 输送 定向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薰衣草是名贵天然香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薰衣草的种质情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综述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研究薰衣草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薰衣草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初步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特点,在杏麦间作条件下,以杏树为基点至两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将小麦种植带分为3个冠区(冠下区、近冠区、远冠区),对3个冠区的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研究,选用‘新冬20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小麦幼穗分化、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籽粒灌浆、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作田小麦幼穗分化快于间作田;在间作田内,距杏树越近,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强度越低;单作田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间作田;单作田平均灌浆速率大于间作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为单作田大于间作田,单作田产量最高,间作田平均产量比单作田减产49.72%;在间作田,千粒重与成穗数均表现为远冠区>近冠区>冠下区。结果表明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不及单作田,造成小麦产量不同程度降低。

关键词: 杏麦间作 单作田 间作田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病长绒棉新品种——新海39号

中国棉花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新海39号(原名K-136)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早熟长绒棉新品种,该品种以强抗病资源材料S-03为母本,以中间材料96107为父本,于2000年配制杂交组合,选择丰产抗病的杂交后代作母本,与K-354为父本进行复交。通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药剂组合处理对核桃坐果率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3个核桃品种"新丰"、"新光"、"新丰上10"为试材,在核桃盛花期分别喷施0.3%尿素+0.3%硼砂(处理Ⅰ)、10%蔗糖+0.02%硼酸(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Ⅱ混合溶液(处理Ⅲ),通过分析3种处理对3个核桃品种坐果率的影响,筛选出能提高核桃坐果率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3种处理对3个核桃品种坐果率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处理Ⅲ的坐果率最高,与对照相比,"新丰"、"新光"和"新丰上10"的坐果率分别提高为62%、17%、35%;其次是处理Ⅰ,3个核桃品种的坐果率分别提高为48%、7%、22%;处理Ⅱ的效益最低,坐果率分别提高为34%、0%、14%。3种处理相比,处理Ⅲ对核桃坐果率的提高效率最高,在核桃栽培生产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核桃 坐果率 硼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瓜白粉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打瓜白粉病在新疆严重危害的现状,研究6种杀菌剂对打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6种药剂的防效差异。【结果】两次施药后第14 d,10%苯醚菌酯悬浮剂5000倍液防效最高,防效达73.80%。10%苯醚菌酯悬浮剂10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400 g/L氟硅唑乳油7 500倍液和25%乙嘧酚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效也较好,药后14 d分别达69.69%、69.56%、68.48%和67.32%。【结论】4种药剂防效较好,推荐在生产中交替使用。提出了打瓜白粉病防治原则,明确了该病的初侵染来源和防治始期。防治打瓜白粉病的关键是抓住发病始期,选用高效杀菌剂及时喷药。

关键词: 打瓜 白粉病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瓜新农黑小籽1号品种介绍及栽培要点

农村科技 2012

摘要:新农黑小籽1号属黑籽瓜,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对引进的籽瓜品系材料,进行连续世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籽瓜新品种。2011年审定命名,它的育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籽瓜黑小片主产区的生产水平。一、特征特性新农黑小籽1号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95~105天,易坐瓜,抗逆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果实近圆形,果皮浅绿色,单瓜结籽300粒左右,籽粒均匀,籽粒边缘黑色,并呈较窄黑边,中间大而白。籽粒皮薄、板平,翘板率低,麻板少。千粒重130克,平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护色剂对杏片干制中护色效果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主栽品种赛买提杏为主要原料,开展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杏片在太阳能干制(solar-drying,简称SD)过程中护色效果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在初始浓度范围0.1%~0.2%、抗坏血酸浓度在>0.02%、氯化钠在初始浓度范围0.1%~0.2%、亚硫酸钠浓度在>0.02%时,对鲜切杏片的褐变均有抑制作用。采用L9(34)正交实验,利用各种护色剂的协同作用,最终得到最佳的复合护色液:0.1%柠檬酸+0.03%抗坏血酸+0.1%氯化钠+0.04%亚硫酸钠。经复合护色液处理后的鲜切杏片在干制后色差值为:L*=22.92,a*=9.26,b*=19.4,均比对照高,能较好地维持其原有色泽。

关键词: 鲜切杏片 太阳能干制(SD) 护色剂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