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乳糖诱导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CGTase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表达菌株BL21(DE3)作为研究对象,比较IPTG和乳糖诱导对重组大肠杆菌表达CGTase量的影响,确定优化诱导方式。以Geobacillus CHB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CGTase基因;利用分子操作技术构建携带有大肠杆菌Omp A信号肽的分泌型表达质粒p EASY-E2-Omp A-CGT,重组质粒热激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在摇瓶发酵条件下,分别以IPTG和乳糖作为诱导剂,通过SDSPAGE分析和测定胞外酶活,确定优化诱导方式。CGTase基因在Escherichia coli BL21中实现表达,且具有一定量的重组CGTase分泌至胞外;乳糖诱导的蛋白表达量优于IPTG诱导,不易形成包涵体;乳糖最佳的诱导起始菌浓度OD600为1.4,诱导浓度、温度分别为0.5%和25℃,分批流加乳糖5次和一次性加入,重组CGTase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经初步优化,胞外酶活达19.87 U/m L。Geobacillus CHB1 CGTas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胞外表达,乳糖可替代IPTG诱导重组CGTase。
关键词: Geobacillus CHB1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乳糖 IPTG 诱导表达


福建地区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防控药剂及其使用浓度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为有效控制福建地区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以莆田市仙游县游洋乡的水稻种植基地为试验点,选择测定1%噁嗪草酮悬浮剂、10%双草醚悬浮剂和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等3种除草剂对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筛选确定最佳除草剂及其理想的田间使用浓度。结果表明: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是防治直播稻田中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最佳的除草剂,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为45~105g·hm-2(有效成分)兑水675L·hm-2,药后30d防治效果达均可80.00%以上,无药害产生,对水稻安全。


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公开招聘是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更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介绍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剖析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方案的审批、公开招聘的原则以及公开招聘环节设计,总结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的经验与对策,为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招聘提供参考。


斑茅纤维液态酶解糖化工艺优化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采用斑茅纤维为原料,用2%NaOH和1%H2O2进行预处理,探讨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法糖化工艺的优化,分析糖化材料、时间、pH、纤维用量、温度和转速等单因素对纤维素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材料用2%NaOH和1%H2O2处理,反应时间在28~30h,pH在4.5~5.5,纤维用量在4~6g,温度在50~55℃,转速约为180r·min-1时斑茅纤维水解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糖化条件:糖化温度52℃、时间30h、纤维用量5g、pH 6.0,糖化率达到4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