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镉含量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选定的9个秀珍菇新品种子实体中,6种矿物元素中,Zn含量与新品种关联度最大,为0.730 5,其次是K含量,关联度最小的是Cu含量。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越高,两者间的关系越密切。9个新品种的关联度排序为:福秀13>福秀5669>福秀43>福秀10>福秀132>福秀163>秀迪1号>秀57>福秀69。其中福秀13和福秀5669品种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790 4和0.788 9,福秀69品种关联度最小,为0.575 2。说明秀珍菇品种对其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与Cd含量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灰色关联 秀珍菇 矿物元素 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穴盘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福建地区生产上常用的6种商品基质和以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岩为原料自行配制的3种基质,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的各个形态指标影响较大,百利基质(D)、柴米河基质(F)处理的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冠幅、壮苗指数和G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辣椒幼苗植株健壮,能够完全满足辣椒苗期的生长,可作为福建省辣椒栽培育苗基质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辣椒 穴盘育苗 育苗基质 壮苗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改良茶园土壤品质,采用室内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强酸性茶园土壤淋溶液pH、NH+4-N和NO-3-N淋溶量的影响。氮肥采用尿素,氮肥用量分别为N0(0kg·hm-2)、N1(150kg·hm-2)、N2(300kg·hm-2)、N3(450kg·hm-2)、N4(600kg·hm-2)。结果表明:施用氮肥降低了土壤pH和土壤淋溶液pH,降低幅度分别为0.08~0.32和0.35~0.81个单位,促进茶园土壤酸化;NH+4-N和NO-3-N的淋溶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无机氮的淋失率为47.66%~71.31%,淋失量(Y)与施氮量(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708 X+145.27(R2=0.98);在整个淋洗过程中,NH+4-N和NO-3-N淋溶主要发生在前5次,且主要以NO-3-N的形式淋失,淋失比例为73.50%~89.21%。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施氮量 氮素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的影响及其再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菌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或者土壤改良剂施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渣施入土壤后会对土壤的结构、物质组成和营养平衡等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导致土壤有机质组成发生变化,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组成、数量及活性,进而对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介绍了食用菌菌渣的营养成分特征,阐述了施用菌渣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讨论了菌渣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对作物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菌渣的主要再利用途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菌渣的再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菌渣 有机肥 土壤性状 再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冲强光对即食杏鲍菇杀菌工艺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了在即食杏鲍菇产品加工中应用脉冲强光杀菌技术,试验先确定脉冲强光闪照时间、闪照方式,再分析其对即食杏鲍菇产品色泽、质构影响及对表面染菌的杀灭效果,最后研究脉冲强光辅助热与生物抑菌剂对即食杏鲍菇产品灭菌效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光最佳闪照时间是即食杏鲍菇产品2面各闪照20s,闪照方式采用先包装再照射;20s处理即食杏鲍菇的色泽、质构没有显著变化,且可使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98.34%、91.42%、98.73%;脉冲强光闪照2面各20s+沸水灭菌20 min+50 mg·kg-1的生物抑菌剂Nisin可使产品60d后感官品质与菌落总数均符合质量要求。试验为即食杏鲍菇产品生产采取合理的处理参数值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脉冲强光 即食杏鲍菇 品质 染菌杀灭效果 脉冲强光-热-抑菌剂联合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与对策

台湾农业探索 2015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成果产出率不断攀升。该文总结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论述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地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科技工作者成长的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

台湾农业探索 2015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大陆扩大开放、振兴中华的战略决策,对新形势下构建两岸农业合作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机遇。该文透过"一带一路"与闽台茶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深化海峡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共同开拓国际茶市场、延伸产业链、两岸质量标准互认、大力发展茶园休闲农业、继续发挥台创园的合作优势与集聚效应以及拓展两岸茶产业合作领域和层次等7个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促进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闽台合作 茶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心兰3种主要病毒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保守区域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同时检测文心兰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够一次扩增出CyMV、ORSV和BYMV的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551、325和212bp。测序结果表明,3种病毒序列与相应的参考序列相似性均达98%以上。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从相当于或大于10-2 mg的感病植物组织中能够检测到这3种病毒。

关键词: 文心兰 病毒 建兰花叶病毒 齿兰环斑病毒 菜豆黄花叶病毒 多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地点对超级稻‘宜优673’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促进超级稻‘宜优673’优质高产栽培,通过2年田间种植试验与稻米品质检测,研究不同种植地点对超级稻‘宜优673’稻米品质各项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环境下‘宜优673’垩白度差异最为显著,2012、2013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69.42%、34.50%;垩白率次之,2年变异系数为37.02%、29.53%;整精米率差异程度居中,2年变异系数为7.28%、10.72%;2012年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22%、4.74%和4.83%,2013年分别为5.73%、7.08%和8.65%,差异较小;2012年糙米率、精米率变异系数分别为1.29%和2.24%,2013年分别为0.90%和2.03%,差异最小。研究还表明:在灌浆期间随着日均温升高有利于‘宜优673’精米率、整精米率的提高,同时直链淀粉降低、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度缩短;但是日均温差的增大不利于精米率、整精米率的提高,而且‘宜优673’的垩白有增大的趋势。在全省10个试验点中,福州、莆田和诏安3个试验点‘宜优673’品质表现较好,因此‘宜优673’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线作晚稻种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性状和商品价值。

关键词: 种植地点 超级稻 ‘宜优673’ 稻米品质 日均温 垩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床养殖陈化垫料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发酵床养殖过程中陈化垫料的资源化利用过程,研究了陈化垫料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微生物菌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氮比合适的情况下,无论添加菌剂与否,陈化垫料均能正常堆肥并达到腐熟要求,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堆肥进程,缩短生产周期。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CO2与CH4排放通量均高于空白对照,高温发酵菌剂FC-1(>70℃)处理能降低N2O排放,温室气体总排放率明显低于普通发酵菌剂与空白对照,与空白对照相比,减排率为9.1%。

关键词: 陈化垫料 堆肥 温室气体 微生物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