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省3个主栽(木奈)品种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木奈)主要栽培品种油(木奈)、青(木奈)和花(木奈)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成熟期果实营养成分、冷藏及随后的货架期间果实品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总酚类、花青素、类黄酮).结果表明:(1)3个(木奈)品种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所需的必要氨基酸,2种儿童体内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青(木奈)总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358.60 mg/100g,其次是油(木奈),为349.53 mg/100g,而花(木奈)总氨基酸的含量最低,只有259.77mg/100g; (2)3个(木奈)品种果实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在青(木奈)和油(木奈)中变化不明显,但在花(木奈)中呈明显上升趋势; (3)贮藏期间,3个(木奈)品种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则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油(木奈) 青(木奈) 花(木奈) 氨基酸 总酚 类黄酮 花青苷 贮藏


国家甘蔗品种(系)第11轮预试漳州试验小结
《福建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以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科研机构选育的15个甘蔗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进行国家甘蔗品种(系)第11轮预备试验,结果表明:福农09-2201、福农09-7111、粤甘45号、桂糖06-2081和闽糖06-1405显示出适应性强及高产高糖的特性,其中福农09-2201蔗茎产量最高(每667 m28476 kg),福农09-7111含糖量最高(每667 m21305 kg);这5个品系的枯心苗发生率为0.30%~2.55%,无黑穗病、梢腐病和赤腐病发生。


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特性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5
摘要:取90日龄福建白兔24只(雌雄各半),测定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和补体C3、C4含量,以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结果表明:福建白兔的免疫球蛋白Ig G、Ig M含量分别为2 208.75 mg/L和289.71 mg/L,补体C3、C4含量分别为87.46 mg/L和36.54 mg/L,淋巴细胞刺激指数1.50,中性粒细胞吞噬率58.39%,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2.22,白细胞数4.23×109/L,红细胞5.05×109/L,且雌雄兔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结果可为福建白兔非特异性抗病力的选择以及非特异性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福建白兔 免疫球蛋白 补体 淋巴细胞转化率 中性粒细胞吞噬率


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2%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其添加量分别为CK无添加,500mg·kg-1 C,10mL·kg-1 FJLB,50g·kg-1 M和10mL·kg-1 FJLB+50g·kg-1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无添加能够成功地调制甘蔗梢青贮,添加绿汁发酵液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乳酸含量较高,pH值最低,氨态氮较低,能够获得更优的甘蔗梢青贮料。
关键词: 甘蔗梢 纤维素酶 绿汁发酵液 糖蜜 青贮 发酵品质


基于SFA的福建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实证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应用效率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家庭农场的多元投入、产出及家庭农场基本特征等方面开展福建家庭农场的样本调查及分析,建立样本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分析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模型,并确立随机前沿分析的SFA模型与函数,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家庭农场总体上看,最佳规模效率主要存在于小规模和超大规模"两型"家庭农场;从技术效率看,对新技术的采用均能较大幅度提高农场的效率;土地规模与农场的效率的关联关系,远低于资金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程度,福建家庭农场的发展已经摆脱以往以土地规模扩张为手段的传统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SFA)


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启动暨现场会在海南召开
《福建稻麦科技 》 2015
摘要:2015年4月8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农业良种选育及集约化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启动会暨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南繁基地召开。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谢华安院士、农科院张伟光副院长、院长助理郑家团研究员等陪同下,福建省科技厅张天明副厅长、农业处程绍汉处长一行莅临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与在海南南繁基地的全体科技人员一道,对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二"水稻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参加单位,包括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不同播种期对超级稻‘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以超级稻‘两优61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优616’的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产量也逐步降低,5个播种期中6月4日播种的超级稻‘两优616’产量最高,7月6日播种的产量最低。从稻米品质来看,5个播种期‘两优616’均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性状,稻米理化指标得分均较高,其中7月6日播种的‘两优616’得分最高;所有播种期‘两优616’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指标全部达到优质标准。试验还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降低,‘两优616’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率减少,垩白度下降,理化指标得分逐步提高,稻米品质得到提升。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两优616’的播种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使其灌浆结实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期,从而提升‘两优616’的稻米品质,促进超级稻‘两优616’优质高产栽培及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运用。
关键词: 超级稻 ‘两优616’ 分期播种 产量 稻米品质 理化性状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的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引起雏鸭胰腺炎的新型鸭1型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1,DHAV-1)的分类地位,通过鸭胚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测定并分析其与经典的肝炎型DHAV-1的抗原相关性。经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测得抗胰腺炎型DHAV-1阳性血清对胰腺炎型DHAV-1、经典的肝炎型DHAV-1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69.8、1∶91.2,而抗肝炎型DHAV-1阳性血清对经典的肝炎型DHAV-1、胰腺炎型DHAV-1的中和效价分别为1∶125.9、1∶89.1。参照同属小RNA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血清型、亚型的划分标准,计算得出胰腺炎型DHAV-1与经典的肝炎型DHAV-1间的抗原亲源值(R)为0.62,介于0.32~0.7之间,表明胰腺炎型DHAV-1与经典的肝炎型DHAV-1相比其抗原性发生了较大变异,定名为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


夏季高温季节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环境参数变化动态
《福建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为阐明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猪舍的度夏问题,研究分析了猪舍环境参数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动态变化。通过自动观测系统连续采集2014年6月1日至9月12日共104d的猪舍室内外环境数据,结果表明:室内平均温度29.3℃,垫料内层(20cm)平均温度40.5℃,室内平均湿度78.0%,平均氨气体积分数14.4×10-6,平均二氧化碳体积分数955×10-6。由于猪舍通风能力强,辅以降温设备,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不超过30℃,平均氨气体积分数小于20×10-6,平均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小于1 200×10-6,均低于猪舍限定阈值,符合生猪生长要求,从而解决了发酵床养猪的度夏问题。室内温度与垫料内层(20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40,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3 3。夏季猪舍内温区可分为2类,第1类为高温区,温度范围为28~32℃,第2类为中温区,温度范围为24~27℃,舍外温区划分与之相似。猪舍室内、外环境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室内平均温度与室外二氧化碳呈负相关(-0.42),室内相对湿度与室外温度(平均、最高、最低)、室外地表温度、室外二氧化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54*、0.46*、0.44*、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