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外援复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可改善果实品质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新疆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选用6 a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超敏蛋白、亚精胺、水杨酸、DA-6为材料进行复配3个配方,调查分析喷施对叶片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通过外援亚精胺、水杨酸和DA-6复混试剂的应用,显著增强源叶的供应能力,减缓了库果的生长速度。在骏枣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源叶、库果之间的IAA比值较对照提高了183.0%,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7.69%和25.18%。超敏蛋白或水杨酸与亚精胺和DA-6的组合均显著提高了骏枣叶片从白熟到成熟期ZR的含量,ZR的叶果比能持续维持在1.37以上的高水平。30 mg/L的DA-6是提升骏枣叶片后期营养供应能力的核心物质之一。【结论】在枣树坐果后喷施0.25 mmol/L水杨酸与0.1 mmol/L亚精胺和30 mg/L DA-6的混合试剂,可解决骏枣因前期生长过快,后期营养不足致使干物质积累不够,果实不饱满、抗性不足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新疆自育的优良亲本及强优势杂交组合,为棉花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不同来源的早熟陆地棉亲本17个,按照6×11的NC 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66个杂交组合,通过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分析F1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17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株高广义遗传力可达74.28%,狭义遗传力达51.5%,其次为衣分和马克隆值.供试组合中以籽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5.49%、11.77%和8.97%;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果枝数、衣分、衣指等性状在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都呈明显的正向优势;在竞争优势中,以果枝数、籽棉产量、衣分、百粒重、衣指和马克隆值为正向优势.产量性状GCA高的亲本是B3(23-90),B4(42-34),A4(H1-4),A6(惠远1403),A9(新农早112);品质性状GCA高的亲本是B1 (125-1),B3(23-90),A5(H7-143),A8(天云1133).[结论]通过F1代对株高、衣分和马克隆值等性状的亲本进行选择效果较好;籽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A1×B5(10-101 ×72-47),A3×B1(48-33×125-1),A4× B1(H1-4×125-1),A8×B1(天云1133×125-1)等组合具有较大利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改革的思考——基于新疆棉花主产区数据的分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机制,2018年新疆在博乐市、柯坪县和叶城县开展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本文梳理了新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背景及试点目标,在对三个试点地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总体目标角度对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推进了棉花产业融合,有效规避了WTO"黄箱"政策的约束,保障了棉农的基本收益,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但是试点中还存在棉花价格保险的目标价格过高、棉农的保险意识淡薄、赔付机制不完善、缺乏农业保险人才、风险对冲工具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兹别克斯坦引进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比较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抗旱性相关指标测定及比较,对引进棉花种质抗旱性做出评价,并初步筛选相关分子标记。【方法】以引进的7份棉花种质为研究对象,在苗期进行相应的干旱处理,测定SOD、POD、CAT活性分析、MDA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APX等指标,评价引进种质的抗旱性强弱,并进行验证。【结果】引进的几份种质中,种质引4、引20、引23是耐旱性较强的,种质引22稍弱,其它种质属于干旱敏感性种质,盆栽抗旱性验证结果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初步筛选得到一个与抗旱性相关的标记,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结论】种质资源抗旱性的评价将为进一步利用种质进行育种提供依据,分子标记的筛选将为辅助育种提供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施微生物肥对膜下滴灌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生物肥料对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肥增加了整个生育期内农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且抽雄期玉米窄行、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p<0.05)。增施微生物肥后,抽雄期窄行、根际、宽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4.05%、21.14%、18.61%和14.56%、9.49%、17.29%,较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34.98%、22.03%、19.96%和17.48%、13.22%、15.08%。增施微生物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3.45%和34.97%(p<0.05)。增施微生物肥可改善膜下滴灌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玉米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进而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定额对棉花株型、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设5个滴灌定额处理(W1:600 m3·hm-2,W2:540 m3·hm-2;W3:480 m3·hm-2,W4:420 m3·hm-2,W5:360 m3·hm-2),研究棉花农艺性状、成铃模式、产量及纤维品质对滴灌定额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滴灌定额的减少,棉花株高表现为W2>W1>W3>W4>W5,果枝台数和蕾花铃总数(8月10日)均以W1处理最大,分别为9台和13.8个,W5处理最小,分别为8.75台和10.2个,其中W1与W2处理上、中、下部铃数及铃重均无显著差异.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均以W1处理最高,达到6 431 kg·hm-2和2 520 kg·hm-2,但与W2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在W1和W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W3、W4、W5处理棉纤维长度、整齐度较W1处理分别低0.4、1.1、1.6 mm和0.5%、0.7%、0.9%.因此,控制滴灌定额在540 m3·hm-2,可在不显著降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蠹蛾不同虫态体征及雌雄个体的快速鉴别方法
《应用昆虫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识别描述和定量观测,比较分析并研究提出苹果蠹蛾老熟幼虫、蛹及成虫雌雄个体的快速、准确鉴别特征与方法。【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拍照、测量记录苹果蠹蛾不同虫态雌雄个体间的形态特征、体征参数等。【结果】苹果蠹蛾老熟幼虫雌雄个体的体征差异:雄性腹节背面有明显肾形斑,雌性无斑。蛹雌雄个体的体征差异:雄蛹腹面翅尖后有4条明显体节线,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的瘤状突起;而雌蛹翅尖后有3条明显体节线,第8腹节腹面前缘有一纵裂缝,与腹节线相连形成类似"Y"形,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成虫雌雄个体的体征差异:雄虫前翅反面中室后缘有一黑褐色条斑,雌虫无此条斑;雄虫腹部狭长,抱器瓣常开张,呈钳状,雌虫腹部圆筒状,末端较细。【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苹果蠹蛾老熟幼虫、蛹及成虫等不同虫态雌雄个体间的体征差异,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便于快速鉴别雌雄个体的典型特征和识别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本研究采集出生1日龄巴什拜羔羊后肢骨骼肌组织,采用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并对分离获得的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了鉴定、传代培养及诱导分化等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高效获得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RT-PCR检测结果表明骨骼肌卫星细胞标志性基因pax7、Myf5、MyoD、desmin和c-Met均呈阳性表达。获得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连续传代12代,细胞的形态仍保持正常,且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仍保持在50%以上,但是当细胞传代至第18代时,逐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衰退。细胞的生长符合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且第2代和第8代细胞的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差异,至第14代时细胞的增殖速度逐渐降低。采用低浓度马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诱导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肌管方向分化,诱导培养至第5天时,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标志基因MyHC呈阳性表达。由此得出结论,本研究采用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纯化体系高效、可靠,可以满足较高纯度巴什拜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降温条件下不同产地酸枣抗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不同产地酸枣的抗寒能力差异,为筛选优良的枣树砧木和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对不同产地15种酸枣1年生枝条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将测定值换算成抗寒系数,再将抗寒系数换算成隶属函数值,取各指标隶属度平均值对酸枣抗寒性强弱进行综合评定.在不同产地的15个酸枣类型中,属于抗寒类型的有2个,占13.3%,中抗类型的有6个,占40%,低抗类型的有4个,占26.7%,其中无抗寒能力的只有3个,占20%.酸枣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各指标的隶属值与可溶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作为植株抗寒性强弱评价或鉴定的指标.陕西清涧铁莲沟和袁家沟的酸枣具备较强的抗寒能力,其次是陕西米脂张岔村和河北省内丘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