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在线混药技术的发展与优势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施药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人工预混药对操作人员和生态环境存在危害,且易造成剩余药液浪费,更无法随时调整药液浓度.在线混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论述了在线混药优势,分析了射流式、水力比例泵注入式、直接注入式几种在线混药的方式以及优缺点,随着施药方式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会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植物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地区是中国野生茶藨子属(Ribes L.)重要的分布区之一,很多资料对该区茶藨子属的记载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急需对该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进行实地考察,查阅《中国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东北维管束植物考》等志书,相关论文和植物名录,以及植物智、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等网站,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共有6个亚属22种(含8个变种).黑龙江省野生茶藨子属种类最多,有12种2变种,吉林省有8种4变种,辽宁省有5种4变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有7种2变种.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岛屿;东北地区该属种类和亚属的数量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小兴安岭地区的野生茶藨子属无论在种数上还是在亚属的数量上都是最多的,是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东北北部地区的茶藨子属以两性花类群为主,而东北南部地区多为单性花类群.该属从低海拔(≤200 m)到高海拔(1 800~2 100 m)均有分布,且多数种类集中分布于海拔300~800 m.该属特有现象十分明显,国内区域特有种多达15种(含6变种),占比68%.东北地区野生茶藨子属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发展潜力巨大,但其生存环境面临威胁,应当密切关注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措施及时予以保护.


不同饲养条件下籽鹅肠道菌群差异研究
《中国家禽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通过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草原放养籽鹅、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和普通舍饲籽鹅之间的肠道菌群差异。试验选择草地放养籽鹅(Grass组)、网上平养籽鹅(Exper_A组)和普通舍饲籽饲(Bran组)各24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期为20 d,80~90日龄时,对籽鹅进行捕杀取其空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检测。结果显示:(1)三组共获得分类单元ASV 75 311个,共鉴定出19个门,33个纲,877个目,857个科,1 174个属,444个种;(2)Chaol、Simpson、Pielou-e、Observed-species、Faith-pd、Goods-coverage指数均大于0.05,各组肠道之间菌群差异不显著(P>0.05);(3)在门级别上,厚壁菌为三组门级别主要优势菌群,Barn组高于Grass组,Grass组高于Exper_A组;(4)在属级别菌群组中,拟杆菌属被确定为主要的肠道菌群,且Barn组相对丰度高于Exper_A组,Exper_A组相对丰度高于Grass组;(5)在属级别上,Grass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罗氏菌、乳酸菌。Exper_A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罗氏菌、螺旋体、棒状杆菌。Barn组优势菌群有拟杆菌、链球菌、罗氏菌;(6)在三个试验组之间,共获得36种差异微生物。Grass组有9个菌种,Exper_A有25个菌种,Barn组有2个菌种。结果表明:在每个肠道属级别菌群组中,拟杆菌属被确定为主要的肠道菌群,且普通舍饲籽鹅组相对丰度高于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组,网上平养的舍饲籽鹅组相对丰度高于草原放养籽鹅组。在网上平养的舍饲鹅组中,门纲科属级别的螺旋体相对丰度高其他两组,可能是食用杂草所致。籽鹅在不同的摄食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


微生物菌剂对谷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验证微生物菌剂在谷子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最优菌剂,采用田间试验,以谷子品种嫩选21为参试材料,设置苗期灌施5种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不施菌剂(CK)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谷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入微生物菌剂后,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5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改善嫩选21的农艺性状(穗长、穗粗、株高、茎粗)、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及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供试菌剂处理中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酶活性,增加谷子产量,比CK增产16.86%,净收益增加24.21%。因此,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应用于黑龙江省谷子大田高产栽培。


不同时期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腐植酸 》 2024
摘要:以谷子育成品种"嫩选1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苗期(S1)、拔节期(S2)、抽穗期(S3)、灌浆期(S4)叶面喷施腐植酸水溶肥(600倍液),研究其对谷子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处理(CK)相比,S1、S2处理可显著提高谷子株高、穗长、茎粗;各喷施时期处理均可显著提高谷子穗重、穗粒重,显著改善光合指标.S1处理对谷子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随着喷施时期后移,谷子籽粒品质改善效果越显著.与CK相比,各处理均可以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 7.3%~12.5%,但是各处理的增产机理并不一致,S1、S2 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穗长实现,而S3、S4 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千粒重实现.综上,S2 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且籽粒品质优于CK.


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选取15只比格犬分为3组,泰地罗新以推荐剂量4 mg/kg分别对比格犬进行肌肉和皮下注射,以2 mg/kg剂量进行静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比格犬血液,离心获得血浆,经处理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应用Winnonlin软件中的非房室模型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标准曲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超过0.99;检测限为5 ng/mL,定量限为10 ng/mL;5、50、500 ng/mL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在80%~120%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稳定性试验中待测药物的响应值均低于20%。泰地罗新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后在比格犬体内的T1/2e分别为48.23 h±12.57 h、71.71 h±38.17 h、75.29 h±32.32 h; Tmax分别为0.11 h±0.04 h、0.07 h±0.03 h、0.10 h±0.04 h; Cmax分别为446.91 ng/mL±57.68 ng/mL、732.09 ng/mL±87.94 ng/mL、635.52 ng/mL±94.39 ng/mL;AUC0-t分别为12 661.11 ng·h/mL±3 047.21 ng·h/mL、22 898.57 ng·h/mL±5 079.82 ng·h/mL、20 974.46 ng·h/mL±4 789.36 ng·h/mL;MRTlast分别为49.33 h±5.67 h、63.05 h±5.32 h、67.37 h±7.21 h;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90.42%±4.84%,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2.83%±7.96%。泰地罗新在比格犬血液中吸收快、消除缓慢,血药浓度较高,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