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Ⅳ组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第0天(青贮前)、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第60天时对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青贮第60天时,Ⅱ、Ⅲ、Ⅳ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第3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好氧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和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均可改善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从生产实际和节约成本2方面考虑,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较为适宜。
关键词: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鲜食玉米秸秆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数量


一例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诊治
《中国养兔杂志 》 2024
摘要:试验采集齐齐哈尔某肉兔养殖场病兔的鼻腔黏膜分泌物,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初步确诊为兔波氏杆菌病。根据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fim N基因序列,利用PCR技术扩增到了478 bp大小的目的条带,鉴定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采用K-B纸片琼脂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和氟苯尼考比较敏感。


叶面喷施锌肥对小豆产量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小豆产业提质增效,以龙红豆4号和冀红352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2和2023年进行硫酸锌施用浓度和施用次数效果试验.2022年,设置5个ZnSO4浓度(质量百分数为0%,0.1%,0.2%,0.3%和0.4%),在结荚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因子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施用浓度(0.3%).2023年,在结荚初期、结荚中期、结荚初期+结荚中期,进行叶面喷施0.3%的ZnSO4筛选出最佳喷施次数.2年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ZnSO4可提高小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喷施0.3%的硫酸锌最为适宜,能有效提高小豆百粒重和籽粒锌含量,分别较CK提高6.68%~9.97%和16.17%~25.33%;在结荚初期+结荚中期叶面喷施2次浓度为0.3%的外源ZnSO4可显著提高小豆籽粒锌含量,龙红豆4号和冀红352较对照分别提高33.33%和48.16%,喷施2次与喷施1次相比,显著提高了冀红352的单株产量.


龙燕1号燕麦新品种的选育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高产、优质、适应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燕麦新品种,试验于2015年采用母本边锋和父本牧乐思进行种间杂交,并通过系统衍生法进行选育,对选育得到的燕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经选育得到龙燕1号燕麦,其2019—2020年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 100.0 kg/hm~2、4 760.3 kg/hm~2,较对照牧乐思、白燕7号分别增产16.84%、11.71%和14.96%、11.11%,差异显著(P<0.05);两年(2022,2023年)多点(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双鸭山市、绥化市)的平均干草产量龙燕1号最高,达9 857.14 kg/hm~2,分别比对照青海444、青引2号增产18.11%、45.30%,差异极显著(P<0.01);在4个试验区哈尔滨市、兰西县、杜蒙县、肇东市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1 812.73 kg/hm~2、9 602.57 kg/hm~2、12 263.64 kg/hm~2和11 961.97 kg/hm~2,比对照白燕7号分别增产11.57%、11.92%、12.60%、11.24%。说明饲用燕麦新品种龙燕1号燕麦相较亲本具有更好的生产性能,在东北三省均可种植。
关键词: 龙燕1号燕麦 新品种 选育 生产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 区域试验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该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监控和管理中的关键应用领域进行分析,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动物标识及溯源技术、智能监控与环保技术及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分析可知物联网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监控和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能监控 智能管理 溯源技术 安防 发展趋势


水飞蓟籽实营养物质与脂肪酸组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促进水飞蓟综合开发和利用,对其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系统检测并评估水飞蓟籽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飞蓟籽实中蛋白质含量为12.05%,氨基酸种类丰富,包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未检测到色氨酸),EAA/TAA为0.3240,SRC值为73.3,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第一限制级氨基酸为亮氨酸;淀粉含量为227.25 mg·g-1;水飞蓟籽实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钾、铁、锌、锰、硒等多种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含量顺序为钙>钾>镁>磷>铁>钠>铝>锌>铜=锰>钼>镍>硼>硒;粗脂肪含量为31.74%,富含2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1种,占比66.12%,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综上说明,水飞蓟籽实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作为潜在的蛋白质、脂肪酸、淀粉来源,药用和非药用部位都可加工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喷雾机喷杆平衡系统的研究
《农业装备技术 》 2024
摘要:我国粮食作物主要病虫草害近200种,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造成粮食产量的巨大损失,病虫草害防治能力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高产、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论述了喷雾机喷杆平衡系统的技术路线、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等,喷杆平衡系统可有效保证喷杆距离地面或者作物冠层的高度,提高了农药喷施均匀度,有效提高了农药利用率,降低了病虫草害的防治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不同覆盖措施对寒地苹果园土壤物理特性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适合东北寒地雨养苹果园幼树生长的土壤覆盖技术,以当地主栽苹果品种龙丰为试材,连续2年采用稻草、玉米秸秆、食用菌菌渣和园艺地布覆盖,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苹果园土壤温度、含水量、容重、孔隙度以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温度,与清耕对照相比,覆盖稻草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覆盖玉米秸秆和覆盖食用菌菌渣能够稳定土壤温度;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覆盖食用菌菌渣最佳,5—10月平均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40.5%;覆盖有机材料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在成熟期与对照差异显著,以覆盖玉米秸秆最佳。覆盖促进了龙丰幼树生长,春梢长度和新梢长度、粗度增加,干径增加,促进了叶片生长。综合比较,覆盖园艺地布促进树体生长效果最佳,覆盖玉米秸秆和覆盖食用菌菌渣对改善土壤环境效果最好,同时也能够促进树体生长。


龙麦系列部分品种(系)Wx-B1b基因检测与淀粉特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小麦品质改良是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小麦籽粒淀粉特性是决定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淀粉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Wx-B1b基因为控制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龙麦系列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有用信息,利用Wx-B1b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了153份小麦品种(系),并对该基因在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淀粉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标记能准确鉴定Wx-B1b基因,在检测的153份材料中,82份材料含有Wx-B1b基因,占比为53.6%;黏度仪的峰值黏度在Wx-B1b和Wx-B1a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淀粉特性改良的主效基因.因此在东北春麦区为进一步提高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效率,在亲本组配、后代选择及稳定品系处理中应加强Wx-B1b基因的应用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