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XY种子圆筒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
《现代化农业 》 2024
摘要:以5XY-5型种子圆筒分级机为例,介绍了种子圆筒分级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安装及试运转、使用与调整、维护与保养,及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为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该机械提供学习参考.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昊疆23号的选育
《现代化农业 》 2024
摘要: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更新,提升当地大豆单产水平,本文介绍了昊疆2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cm左右,百粒重21g左右。蛋白质含量39.10%,脂肪含量20.09%,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日数为9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8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通过试验对比表明,采用垄三栽培方式,公顷保苗33.0万~37.0万株,一般每公顷播种量80kg左右为宜。该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有望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加工专用型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的选育研究
《大豆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特用型双青大豆商品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多,现有双青豆品种的商品产出量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尤其是双青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与育成数量不及普通类型品种,现有生产应用的品种相对单一,老品种在生产上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对病虫草害的抵抗能力减弱,造成产量和品质降低,有碍于双青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团队开展了双青大豆育种工作,选育出双青大豆齐农绿1号,该品种属特用型绿种皮绿子叶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 ℃活动积温2 250℃区域种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左右.株高89 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绿色有光泽,种脐褐色,百粒重20.6 g左右.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30.4 kg·hm-2,较对照品种广石绿大豆1号增产9.8%;中抗灰斑病;平均蛋白质含量39.39%,脂肪含量20.04%.该品种的育成,既为特用型双青大豆生产提供新品种支撑,满足市场对新品种的需求,提升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又为双青大豆育种特供优异的亲本资源,拓宽了遗传基础,加快了双青大豆新品种的培育速度.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24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开展,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正在我国大型企业中不断建立实施。由于国内外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不能完全复制国外经验,必须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现实需求和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从信息安全、人员管理、流程操作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共享服务发展道路,为今后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参考。


大田蔬菜架拱覆膜机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小拱棚大田蔬菜种植技术实现了"春提早,秋延后",蔬菜错峰上市,既提高了作物产量,又增加了种植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理论研究不完善、管理制度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以及造成雇工难、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该文设计了一种自动插架覆膜机械,该机械主要包括自动插架装置和覆膜装置,其中自动插架装置通过偏心曲柄滑块机构和线性滑轨驱动下压装置,实现棚杆垂直、平稳地下压入土,满足棚杆插入深度的要求.覆膜装置通过薄膜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配合,在覆膜操作过程中,压膜轮将膜向下压到土壤表面,提高覆土效果.加大小拱棚种植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对提高大田蔬菜种植机械化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XF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
《现代化农业 》 2024
摘要:5XF种子平面分级机是对种子进行尺寸分级加工的分级设备,也是目前种子加工生产线的必备设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物精量播种技术的要求,种子分级加工设备也越来越被重视.操作人员学习掌握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对提高种子分级加工质量,延长种子分级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了种子平面分级机的使用与维护方法,为种子平面分级机的正确使用提供学习参考.


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快速繁殖体系,本试验以黑油莎2号为试验材料,茎尖作为外植体,采用植物不同组织培养条件培养油莎豆无菌苗,以期筛选出最佳茎尖消毒方法、适宜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以及快速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随消毒时间的增加,黑油莎2号茎尖污染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存活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MS+0.9 mg/L 6-苄基腺膘呤(6-BA)+0.3 mg/L萘乙酸(NAA)处理时,黑油莎2号茎尖分化成苗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茎尖分化成苗率最高,为62.67%;1/2MS+0.2 mg/L吲哚丁酸(IBA)处理时,黑油莎2号无菌苗生根数量(29.00)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根系粗壮,根长为0.9~3.0 cm。最后得出75%酒精30s+0.1%升汞4 min为黑油莎2号最佳茎尖消毒方法,MS+0.9 mg/L 6-BA+0.3 mg/L NAA为最佳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MS+1.0 mg/L 6-BA和1/2MS+0.2 mg/L IBA分别是最佳快速繁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为寒区高效繁育油莎豆优异种苗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