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覆盖措施对寒地苹果园土壤物理特性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颖慧 1 ; 顾广军 1 ; 卜海东 1 ; 杨悦 1 ; 刘畅 1 ; 高洪娜 1 ; 董航 1 ; 于文全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关键词: 覆盖;寒地;苹果园;土壤;幼树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7-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适合东北寒地雨养苹果园幼树生长的土壤覆盖技术,以当地主栽苹果品种龙丰为试材,连续2年采用稻草、玉米秸秆、食用菌菌渣和园艺地布覆盖,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苹果园土壤温度、含水量、容重、孔隙度以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显著影响表层土壤温度,与清耕对照相比,覆盖稻草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覆盖玉米秸秆和覆盖食用菌菌渣能够稳定土壤温度;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以覆盖食用菌菌渣最佳,5—10月平均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40.5%;覆盖有机材料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在成熟期与对照差异显著,以覆盖玉米秸秆最佳。覆盖促进了龙丰幼树生长,春梢长度和新梢长度、粗度增加,干径增加,促进了叶片生长。综合比较,覆盖园艺地布促进树体生长效果最佳,覆盖玉米秸秆和覆盖食用菌菌渣对改善土壤环境效果最好,同时也能够促进树体生长。

  • 相关文献

[1]稻田养鱼对寒地农田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 高鸿生. 1999

[2]不同温度对寒地粳稻萌发的影响. 谭贺,曾宪楠,赵洪亮,张佳华,许显滨. 2013

[3]寒地井水种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 付久才. 2009

[4]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5]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6]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矫江,霍立君,姜孝义,那永光. 2008

[7]寒地稻区外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王桂玲,宋成艳,周雪松,刘乃生,陆文静,李科云. 2014

[8]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2012

[9]黑龙江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禹尧,马冬君,王宁,闫文义,矫江. 2014

[10]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宋成艳,刘乃生,周雪松. 2010

[11]施氮量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 2019

[12]寒地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技术. 高雪冬. 2021

[13]寒地节水抗旱水稻新种质食味品质研究. 丁国华,来永才,孙世臣,刘凯,曹良子,周劲松,洛育,杨光,谢婷婷,夏天舒,孙兵,王彤彤,白良明,王雪扬,王荣升,陈磊,姜辉,刘媛媛,刘昊飞,殷大伟,湛立伟. 2021

[14]黑龙江寒地水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玉杰,孙中义,刘宝海,赵北平,张擘,郑福余,冷春旭,吴立成,张书利. 2021

[15]水直播下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潘世驹,徐令旗,李猛,胡月,赵海红,唐枫,张佳柠,辛佳琪,王海泽,吕艳东. 2021

[16]寒地玉米田套养大鹅高效种养技术. 孙中义,刘娣,何鑫淼,王文涛,康庆华,冯艳忠,陈赫书,于晓龙,张海峰,彭福刚,赵小川. 2020

[17]寒地水稻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翻埋还田的腐熟效果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楠,刘杰,于洪久,钟鹏,孙彬,郭炜,左辛,苏戈. 2020

[18]寒地优质、多抗水稻品种龙稻25的选育. 丁国华,白良明,周劲松,曹良子,王彤彤,洛育,夏天舒,张凤鸣,杨光,王雪扬,王荣升,殷大伟,孙世臣. 2020

[19]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存学,杨晓华,刘海荣. 2020

[20]寒地水稻新品种富合31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马瑞,张荣昌,付久才,刘伟,黄成亮,王庆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