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蟠桃种质资源及育种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蟠桃种质资源的起源、保存、分子生物学研究、蟠桃育种目标、遗传倾向以及育种成就等方面对我国蟠桃种质资源及育种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蟠桃育种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溃疡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葡萄溃疡病菌菌丝摇培时间、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及再生培养基类型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建立了葡萄溃疡病菌稳定、高效的原生质体制备体系。以SR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时,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最高,为32.2%。该研究为建立葡萄溃疡病菌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开展其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生动物视蛋白的演变揭示了动物视觉发展的路线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们都知道神经系统的视觉色素是由视蛋白和光敏感载色体视网膜组成的,视蛋白在视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视觉的遗传起源以及视蛋白的系统发育还没有获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因此,澄清神经系统视蛋白家族的系统发育对于阐明这种蛋白质和视力进化的过程十分关键。在分子水平研究视觉的进化问题被证明困难很大,近期,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科学学部的研究人员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都用欠采样数据集、替代模式等不合适的数据和不恰当的外群体筛选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野生大型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北京香山采集了一株大型的野生真菌,对其分离并进行鉴定分析。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该真菌菌丝纯培养物,分别以子实体及菌丝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ITS片段的扩增、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PCR测序结果分析证明从子实体扩增的ITS片段与菌丝体的一致,表明菌丝纯培养物来源于该子实体,将菌株的ITS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并与数据库中已知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该真菌属于蘑菇属(Agaricus),GenBank登录号为JN907016。在MEGA4.1软件中进行该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与A.fuscofibrillosus WC913菌株的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达到97.2%。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野生真菌进行鉴定,从而对该野生菌株的遗传地位进行解析,为该野生菌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释放天数分别为30d、60d、90d的包膜控释尿素(CU)与普通尿素(U)配合一次性基施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累积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合吉林省春玉米养分需求的包膜控释尿素。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控释氮素占总氮量30%的条件下,CU60、CU90与U配合(CUU2,CUU3)一次性基施相对于习惯施肥处理(CK2),玉米产量分别增加840和740kg/hm2,氮素总积累量分别增加16.2和14.3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8%和7.7%,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651和1464元/hm2,其中,CUU2处理春玉米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效益提高1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研究玉米DH系的类群划分
《玉米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来源先玉335的100份双单倍体纯系(DH系)及其双亲(PH6WC×PH4CV)和15份国内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关系类群划分。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PH6WC划分为Reid群,PH4CV划分为Lancaster群;100份DH系划分为偏母本群、偏父本群和中间群3个类群。100份DH系与17份自交系一起进行聚类分析,117份材料聚为7大类群,先玉335的双亲及其后代DH系聚为一个新的群,类群划分的结果与17份自交系类群划分结果不一致。一定数量同一来源的DH系或新选自交系与骨干自交系放在一起进行聚类分析时,由于材料间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近,从而可能形成新的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厉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平菇厉眼蕈蚊是菇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本文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根据其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胶囊化菠萝粉关键技术研究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菠萝粉为芯材,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菠萝粉中总胡萝卜素的包埋率和Vc保留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菠萝粉微胶囊,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菠萝粉微胶囊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壁芯比8:50,壁材内部的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1:12,入料流量15mL/min,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89.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