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玉米生产品种和部分自交系对鞘腐病的抗性筛选初报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鞘腐病[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Nirenberg]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近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明确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对鞘腐病的抗性能力,预测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华北和东北玉米产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材料进行了鞘腐病抗病资源筛选。筛选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大多数玉米品种对鞘腐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

关键词: 玉米鞘腐病 抗病性 层出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番135冬春茬日光温室 早春茬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2

摘要:冀番135为无限生长类型,早熟,叶量中等,生长势中等,果实为正圆形,青果无绿肩,平均单果重230g左右,成熟果为粉红色,果实较硬,口感好,品质佳,高抗病毒病、叶霉病。1播期冬春茬日光温室:土墙结构的温室11月上旬播种,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定植;砖墙结构温室12月中下旬播种。早春茬塑料大棚:1月上中旬播种。2育苗穴盘或营养钵育苗,播种后尽量提高床温,促进出苗。70%出苗后撤下地膜,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0℃~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芦笋种子萌发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以芦笋品种阿波罗的种子为试材,在人工模拟盐胁迫(NaCl溶液、盐碱地土壤提取液)条件下,设盐分浓度0(清水,CK)、1、2、4、6、8和10 g/L计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于处理后第13 d,将所有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分别转移到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进行复水萌发,观察各处理种子的萌发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芦笋种子萌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呈降低趋势;相同盐度胁迫下,NaCl溶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土壤提取液;芦笋种子在NaCl溶液和土壤浸提液中萌发的盐敏感阈值为4 g/L。未发芽的芦笋种子转移至清水中复水萌发后,各处理种子的总萌发率均达到了对照种子总萌发率的60%以上,表明盐胁迫下,芦笋种子保持了较高的萌发潜力。

关键词: 芦笋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丹草品种发芽期NaCl胁迫评价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12

摘要:采用水培法对高丹草及亲本进行发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种子发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5级评分法能够准确评价耐盐性;明确了胚芽长、胚根长、幼苗生物量、发芽率等可作为耐盐性测定指标;耐盐性强的亲本组配的杂交种耐盐性也较强;NaCl溶液耐盐性评价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不同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冀草1号、S2006、冀草2号、天农2号、冀草3号、S76、HB623B、HG5B、H239B;按不同种分析,高丹草耐盐性最强,苏丹草次之,保持系较差。

关键词: 高丹草 水培法 评价方法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吡嘧磺隆除草活性及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法对氯吡嘧磺隆除草活性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在35 g/hm2(有效成分,余同)下,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反枝苋、香附子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且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氯吡嘧磺隆对23种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在140g/hm2下,饲玉7号、五岳18等5个品种较为敏感,株高抑制率均在9.85%以上;金海5号、鲁单981等12个品种敏感性略低,株高抑制率在4.31%~8.29%;郑单958、泰爆1号等6个品种耐药性较高,抑制效果不明显。氯吡嘧磺隆对玉米幼苗主根长抑制率存在较大差异,其IC50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泰爆1号、强盛16、郑单958、农大108、五岳21、鲁单981、中玉9号、金海5号、西星雪中墨、农大0638、甜玉米。氯吡嘧磺隆在玉米与香附子、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6.11、13.1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对部分常见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并对大部分玉米品种安全。

关键词: 氯吡嘧磺隆 玉米 除草活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对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不同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间的差异性,以国审冀草1、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08-2010年在海河低平原农区连续3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留茬高度对冀草1、2号高丹草株高、茎叶比、群体密度、鲜干比以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7.5~3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2号高丹草的株高、茎叶比及总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而鲜干比和群体密度在相同茬次不同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刈割时期(抽穗期刈割、株高1.5m左右刈割)的留茬高度(5,10,15,20和25cm)处理表明,抽穗期刈割时不同留茬高度下冀草1、2号高丹草各性状值间无显著性变化;而株高在1.5m左右刈割时留茬高度为20cm处理下冀草1、2号高丹草总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为5cm的处理(P<0.05)。综合分析得出,海河低平原农区,抽穗期刈割时,冀草1、2号高丹草的种植密度在7.5~37.5万株.hm-2均可,且不同留茬高度对2茬草的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而株高1.5m左右刈割时,最佳留茬度应为20cm。

关键词: 高丹草 种植密度 留茬高度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玉米芯替换棉籽壳栽培金针菇效益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在半地下式菇棚中利用玉米芯栽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可行性,在金针菇主产区(河北省灵寿县)开展了玉米芯部分替换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替代常规培养料(80%棉籽壳、20%麸皮,另添加1%石灰)中30%棉籽壳用于栽培金针菇菌株苏6,与常规栽培料相比,利润率相近,但生物转化率低(差异达0.05水平);较替代比率为40%和50%效果好。

关键词: 玉米芯 棉籽壳 金针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测试条件对燕麦孢囊线虫在小麦上产生孢囊数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基于根系产生的孢囊数量,为优化小麦抗燕麦孢囊线虫鉴定技术,分别测试了土质类型、接种次数、接种密度、接种苗龄对燕麦孢囊线虫在根系形成孢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砂质粘壤土中产生的孢囊数量最高;对于温麦4号品种,分4次接种处理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分1、2、3次接种处理,但依据传统评价标准,各接种次数处理对其抗性鉴定结果相同,均为高感;每株接1 000头二龄幼虫能较好区分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敏感程度。小麦播后3~6d接种在小麦根部形成的孢囊数量显著高于播种时及播后9~15d接种处理。综合上述结果建议在小麦抗孢囊线虫的鉴定中以采用砂质粘壤土、播后3~6d每株1次性接种1 000二龄幼虫为宜。

关键词: 燕麦孢囊线虫 土质 抗病性 接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CAB-1抑菌蛋白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子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AB-1所产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显著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73.33%和76.85%;EC50分别为175μg.mL-1和125μg.mL-1。利用曲利苯兰染色法检测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菌Sphacrotheca fuligine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有效降低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萌发的芽管个数,造成菌丝顶端畸形膨大呈球状并减少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接菌3 d后,对照的孢子萌发率为36.98%,而经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的孢子萌发率仅为4.8%;接菌7 d后对照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7个,多数5~6个;而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2个,大部分为1个。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蛋白 白粉病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学学报 20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种植区域也从全省大面积种植变迁到区域性种植,面积减少和变迁均非常明显。为了研究谷子面积减少和区域变迁情况,通过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德尔菲法和密切值模型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研投入少、政策支持力度小、消费产品需求单一、其他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较低、谷子本身的生理特性等因素是影响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壮大科研力量,研发深加工产品,扩大消费群体,提高谷子政策支持,实行良种补贴,研发各种类型机械,加大谷子生产技术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 谷子区域 变迁 影响因素 密切值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