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播种期下甜高粱秸秆SS、SPS酶活性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期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茎秆SS和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进行了蔗糖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茎秆的蔗糖含量随着生育期不断升高,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秸秆蔗糖含量有差异,新高粱3号第二播期的蔗糖含量最高,高达7.66%,第五播期最低,仅为1.87%。对于新高粱9号来说第三播期蔗糖含量最高,达9.17%,第二播期最低,仅为6.19%。不同播期和不同品种之间秸秆蔗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相关趋势有差异。除新高粱3号第一播期、第三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外,其余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均呈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播期下秸秆蔗糖含量与SPS酶活性均呈相关不显著。【结论】早播时新高粱3号蔗糖含量比较高,晚播时新高粱9号蔗糖含量高。因此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新高粱3号糖分积累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旬,新高粱9号最适播期为5月中旬。
关键词: 甜高粱 播期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新疆南疆核桃叶缘焦枯病成因分析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核桃叶片边缘焦枯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应用对比研究法,在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选择叶缘焦枯病严重的核桃树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长的核桃树为对照,多点分别采集叶片和根区土壤样品,测定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病树与健康树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差异,结合当地土壤水土状况判断核桃叶缘焦枯病的形成原因。[结果](1)经过比较核桃叶片中N、K、Ca、Na、Cl、Na/K、Na/Ca、Cl/N发现,发病树体叶片中Cl~-和钠离子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树体,有叶缘焦枯病症状叶片边缘Cl~-和Na~+显著高于叶芯,而钙离子含量下降。发病叶片离子之间比例失衡,Cl~-/N、Na~+/K~+、Na/Ca比值较正常叶片显著升高。(2)发生叶缘焦枯病的核桃根区土壤中Cl~-、Na~+含量高于未发病核桃树根区土壤。[结论]核桃叶缘焦枯症的发生与叶片中Na~+、Cl~-的富集有关,发病区域土壤Cl~-含量偏高。


新疆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51个新疆杏品种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花部器官发育特征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花期相对集中,大多持续6~9d,品种间均有3~4d重叠相遇;品种间花粉量与花粉活力差异较大,花粉量在13.2~4 846.9粒/花药,平均为1 449.1粒/花药,花粉萌发率在12.3%~80.1%,平均为52.4%;51个品种均有一定比例的短花柱花或雌蕊退化花,中长花柱花比率平均为59.5%,其中17个品种的中长花柱花比率不足50%,败育率较高;花前3d至开花后6d几乎所有品种都存在柱头可授性,各品种可授性强度虽然不同,但均呈现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趋势,且到达其最强可授性的时间多为花前1d或开花当天,多数品种较强的柱头可授性持续4~7d。


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村科技 》 2012
摘要:苹果树腐烂病是危害苹果树的重要病害,苹果树腐烂病又称腐皮病、烂皮病,可以侵害苹果树主枝、主干等多个部位,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经济损失严重。本病主要危害树干、主枝、树杈和侧枝,其枝干症状可分为溃疡型和枯枝型2种,一般以溃疡型为主。溃疡型主要在主干和大枝上表现症状,其主要特点是在病部皮层上形成红棕色或红褐色、水浸状湿腐性溃疡斑。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出现许多黑色小粒点。枯枝型多在春季发生在小枝、果台或树


发挥好林业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社会功能
《新疆林业 》 2012
摘要:林业是新疆实现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林业能否健康科学发展,是新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新疆特色林果业的迅猛快速发展,新疆林业已由传统的植树造林、防沙治漠、增加森林覆盖率和维护绿洲生态安全等单一自然经济功能向增加农牧民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碳排放、推进生态旅游开发、保障工业开发健康推进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复合社会功能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前新疆发展绿


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121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32个形态性状的数据,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1份新疆地方品种在蔓分支数、叶片长度、主蔓粗度、果实质量和果肉厚度等5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地方品种之间在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果肉质地和风味等4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余性状上差异不显著;121个新疆地方品种表型性状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74,不同地区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新疆可能与栽培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有关。121个地方品种的Euclidean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42±0.13,其中‘哈密野瓜’与其它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距离平均为0.76±0.1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野瓜’被单独聚为一个类群,其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余地方品种被聚为3个类群和7个亚群,不同类群或亚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各类群或亚群可能具有相互独立的遗传背景。‘哈密野瓜’属于野生甜瓜亚种CucumismeloL.ssp.agrestis,其余地方品种属于C.meloL.var.cantalupensis和C.meloL.var.inodorus两个栽培变种。


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对地震的响应
《地震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震时期细菌群落及水文化学元素信息为背景,阐明有感地震时的泉水细菌群落映震特征.2010年12月—2011年4月,乌鲁木齐周边先后发生了MS3.1和MS3.6两次有感地震.本文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T-RFLP)分析了该时间段内乌鲁木齐10号泉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稳定性、优势类群及特殊类群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对有感地震不敏感,泉水细菌群落结构稳定,地震对其优势类群及多样性影响均不显著,但无震时期部分类群(以82,170,176,462bp为代表)在前后两次地震中丰度变化趋势相似,即震前有小幅上升,震后1—12天内出现极大值,之后丰度逐渐恢复至较低水平,且表现出与震级、震中距具有一定相关性.这表明部分泉水细菌对有感地震映震灵敏.
关键词: 地震响应 T-RFLP 细菌群落 水文地球化学 泉水


转基因玉米株高、ASI和穗部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有效提高玉米抗旱育种效率。对转基因玉米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评价,为筛选转基因玉米抗旱种质和转基因玉米抗旱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开花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61份转基因玉米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评价,研究转基因玉米材料ASI(散粉至吐丝的间隔期,天)、株高、产量与抗旱性的关系,受旱后粒重和穗重、轴粗和穗粗、百粒体积和百粒重等比值的变化;以及在受体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提高玉米抗旱性的效果。[结果]正常灌水条件下株体适当、产量较高,而在受旱后株高下降少、ASI小的转基因玉米材料通常有较强的抗旱性,这与以往非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结果一致;无论受旱与否,玉米的穗粗和轴粗、穗重和粒重、百粒体积和百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比关系。[结论]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在其受体基础上可提高25%~53%,突破果穗和籽粒之间的正比关系可能是大幅提高玉米产量的一条关键途径。
新疆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2
摘要: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民族众多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中面临着人口少、语种多、出版物市场小、出版发行渠道不畅、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等诸多困难。在新疆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目前已有61种,其中,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有27种,就语种结构而言,有维吾尔文18种,占66.7%;哈萨克文8种,占29.6%;蒙古文1种,占3.7%。本文在结合2010年自治区科技期刊审读工作所了解和掌握的资料基础上,分析新疆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发展对策:从讲政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发展,择优支持、重点扶持,促使民族文字精品期刊的产生,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期刊协会的作用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字 科技期刊 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