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个豇豆品系品种比较试验
《农村科技 》 2012
摘要:豇豆是绿洲农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种类,常年种植在农业主产区,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经济效益。但由于一些品种多年种植,造成抗性、品质、产量下降为此,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引入豇豆新品种,与我场扩繁白豇新品系Y2003×B4和我区生产中主栽品


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存储情况及不同林龄果林的碳储量差异,检定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果树生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追踪分析土壤有机碳的沉积过程及其对果树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果园为调查地,分层取样并测定土壤有机碳等理化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株距等主要果树生长参数。通过方差分析法(S-N-K&Duncan,P=0.05)和相关分析法(Spearman,P=0.05)分析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其对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远高于幼龄林;土壤有机碳与冠幅和株距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与胸径和冠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香梨园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树龄增加而沉积增多并对树体生长产生影响,经济林建设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积盐空间异质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土壤的积盐规律,为研究其土壤盐渍化的成因以及制定合理改良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对土壤盐分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地下水埋深、耕层土壤含盐量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中、底层土壤含盐量属强等变异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地下水埋深、底层土壤含盐量呈强空间自相关性,耕层、中层土壤含盐量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对空间尺度上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定量分析表明,耕层、底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性,中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加强排水,制定合理灌溉定额并严格实施,从而控制并降低地下水位是当前盐碱改良主要措施。


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2012 CSCD
摘要: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了核桃-小麦间作系统的田间小气候,并以单作田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田,核麦间作系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的风速和温度,增大了小麦冠层的相对湿度,但核麦间作系统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顶部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核麦间作系统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系统(P<0.05)。可见,虽然核麦间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由于核桃树对小麦遮荫作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较低,导致了间作小麦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因此,通过对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特点的探讨,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栽培调控措施,优化间作群体结构。


加快推进新疆绿色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基于新疆畜牧有机肥产业开发对策的探析
《农业环境与发展 》 2012
摘要:在论述新疆有机肥产业发展重大意义及产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新疆畜牧有机肥理论供需测算结果,针对新疆"四大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和园艺发展的实际需要,就如何推广应用有机肥进行了多方案设计分析,并运用得尔非法提出未来新疆有机肥推广应用的基本方案,最后提出推进新疆有机肥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旨在为新疆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思路及对策。


设施用厚皮甜瓜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分布于甜瓜12条染色体上的72对SSR引物,对我国中东部设施内栽培的30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分析;56对SSR引物在30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38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6个,平均为2.6个。有效等位变异为86.16个,平均为2.2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45~0.725,平均为0.390。30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274~0.974之间,平均值为0.665,且90.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474~0.824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将30个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结合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设施适宜种植的甜瓜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欲进一步提高中东部地区设施甜瓜产量和品质还需要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不同生根剂对四种核桃扦插成活率和根数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ABT)对四种核桃品种(温185、新丰、新早丰、新新2号)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数的影响。【方法】以纯水作为对照,使用浓度为200、300、400 mg/L的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ABT)溶液处理温185、新丰、新早丰、新新2号的扦插枝条,在细沙中培育45 d催根后,统计每个处理的根数,并计算其平均成活率。【结果】在萘乙酸处理中以300 mg/L的平均成活率72.5%、平均根数9.25,比纯水对照高5%和2条。400 mg/L的吲哚丁酸(IBA)处理中成活率72.5%、平均根数9.25,比纯水对照高5%和2条。300 mg/L的生根粉中平均成活率77.5%、平均根数11.25,比纯水对照高10%和4条。400 mg/L的萘乙酸和200 mg/L的吲哚丁酸平均成活率62.5%、平均生根数7.5,比纯水对照低5%。【结论】300 mg/L的生根粉对温185、新丰、新早丰、新新2号核桃生根效果最好,比较适合核桃扦插栽培。萘乙酸400 mg/L和吲哚丁酸200 mg/L的催根效果不佳,在生产上要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