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混合型栅格导入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完全无支撑切割机具动力消耗大、扬尘大、机手工作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有利于秸秆还田或下游产业的发展。【方法】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优的工作参数,以此参数设计的机型经田间测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 km/h,滚刀转速1 100 r/min,滚刀倾斜角3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3%,留茬高度103 m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其他秸秆作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黄腐酸对悬浮种衣剂持效期影响的研究
《腐植酸 》 2012
摘要:通过筛选相关药剂,选取3种不同剂量的黄腐酸与悬浮种衣剂进行配比试验(1%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3%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4%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以延长防治棉花立枯病,蓟马、地老虎等病菌,以及地下害虫等伤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索使用黄腐酸悬浮种衣剂混配药剂拌种,达到延长药效的最佳途径。通过黄腐酸在棉花苗期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延长药剂持效期并有效地控制棉花病虫的危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3种黄腐酸配比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87%~98%之间,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棉花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加入黄腐酸的悬浮种衣剂对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对悬浮种衣剂中杀菌、杀虫类药物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达到悬浮种衣剂的持效期延长的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保护环境。


日偏食对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日偏食对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多样性影响。【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比较日偏食前后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日偏食当天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几天;酶切图谱和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利用RsaⅠ酶切样品所得细菌多样性高于利用HhaⅠ酶切所得结果;聚类分析显示,日偏食前1 d,后1 d和当天空气细菌可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结论】乌鲁木齐空气细菌受日偏食的影响多样性有所增加。


适合南疆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的番茄品种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南疆温室越冬茬栽培的番茄品种。【方法】以目前越冬品种印第安为对照,选择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番茄品种试验种植,通过物候期、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11个品种开花至始收长达94~119 d,植株最高的185 cm,最矮的103 cm,品种间差异大,长势强的品种4个,中等的7个,7个硬质品种多为小果型,4个软质品种均为大果型,TOP1056产量最高11 522.1 kg/667 m2,较对照高1 015.6kg/667m2,红宝石2号最低7 955.2 kg/667 m2,较对照低2 551.3 kg/667 m2,6个品种单产在10 000 kg/667 m2以上。【结论】TOP1056、TOP1131、印第安、TOP1107、中杂102、特硬红果等6个品种均可作为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品种。


Gdf9、Zar1、Mater、Dnmt1 mRNA在绵羊卵母细胞复合体、裸卵及卵丘细胞中的表达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在支持和促进绵羊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卵丘与卵母细胞互作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对具有完整致密卵丘细胞包裹的和无卵丘细胞包裹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成熟培养试验,以不同方式处理卵丘细胞,应用Rael-time PCR技术,检测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滞因子1),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Dnmt1(DNA甲基化酶1)在不同卵母细胞和卵丘细胞中mRNA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mRNA在GV期的表达量均高于24 h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P<0.05),除Dnmt1外其他3个基因在致密卵丘细胞包裹的卵母细胞的表达量均高于自然裸卵(DOs)(P<0.05),Zar1和Mater在24 h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表达量低于24 h裸卵(P<0.05),除Dnmt1外其他3个基因在24 h共成熟卵丘细胞中表达量均高于未培养的卵丘细胞(P<0.05)。结果提示,这4个母源基因对卵母细胞成熟有重要影响,且可能参与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率提供了依据及理论基础。


水分胁迫后玉米茎节变化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干旱胁迫下茎节的生长变化及茎节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玉米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节的节间长与节间干重进行调查;获得中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单株产量数据,对玉米各节间变化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干旱胁迫下玉米株高与生物量的减少主要由于前7节节间长与节间干重的减少。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节间长与节间干重受到明显抑制,且各节间的营养生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分析发现严重干旱胁迫下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第三节间长、第四节间长与中度干旱胁迫下单株粒重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严重干旱胁迫下第一节间干重、第二节间干重与中度干旱胁迫下单株粒重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干旱胁迫下玉米前期节的营养生长对后期节的生长存在持续的影响。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前四节的节间长与前二节的节间干重可以作为评价玉米抗旱性的参考性状。
钾肥用量对棉花蕾铃脱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棉花生育期蕾铃发生与脱落的动态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氮肥、磷肥和微肥用量相同情况下,设4个钾肥用量处理,即0、30、60、90kg/hm~2 K_2O。[结果]施钾可提高棉花上部(9~12)果枝上的现蕾数或降低下部(1~4)果枝和上部(9~12)果枝的蕾铃脱落率;同时,施钾可增加棉花各个果节的现蕾数和有效铃数,降低棉花1、2果节棉花蕾铃脱落率。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15日出现第1次高峰,8月2~16日出现第2次高峰。施钾显著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由棉花钾肥的效应方程,推荐K_2O量为48.6 kg/hm~2。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棉花的长度、比强、伸长率以及可纺系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棉花整齐度、马克隆值也增加。[结论]施钾显著增加了棉花现蕾数和有效结铃数,降低棉花蕾铃脱落率。现蕾数、有效铃数与施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蕾铃脱落率与施钾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施钾可显著提高棉花皮棉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


干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百粒重和抗旱性的关系,为生产上评价和筛选抗旱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田正常灌水和旱胁迫对比试验,研究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与抗旱性的相应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水对照相比,旱胁迫使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降低,百粒重变化不显著。受旱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的品种耐旱指数大。【结论】旱胁迫后玉米杂交种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密切,旱胁迫后单株粒数或单株粒重可作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