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新媒体时代农业科普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编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期刊出版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不断出现,给传统纸质期刊带来冲击和挑战。科普期刊的编辑素养对提升期刊质量至关重要。除了加强审读、编校能力外,还应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新媒体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后编辑"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以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提升各种能力必要性的同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 科普期刊 编辑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稻2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龙稻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作栽培研究所以东农423为母本,松粳6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F6株行稳定选育而成,代号哈11417。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黑审稻2015003,该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上限。

关键词: 龙稻21 新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BSF-9型水稻旱直播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

摘要:2BSF-9型水稻旱直播机是根据水稻旱地直播种植技术研制开发的一种水稻种植机械。该机可在旱整平的水田地块中,一次完成平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本文论述了该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调整、保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关键词: 水稻旱直播机 结构 工作原理 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化农业建设科技推广新模式

农民致富之友 2017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建设投入,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建立了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仍然没有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国家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含义,制定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从法律法规上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提升推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农业科技实际应用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3~2015年哈尔滨生物炭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普通化肥(NPK)、化肥+生物炭1(15.75t·hm~(-2),BC1)、化肥+生物炭2(31.50t·hm~(-2),BC2)、化肥+生物炭3(47.25t·hm~(-2),BC3)对东北黑土区大豆连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指标、水力学性质及孔隙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生物炭施用显著增加了大团聚体含量,增大了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值,同时土壤有效含水量、总孔隙度及有效孔隙均显著增加。(2)各处理优势水稳性团聚体均为0.25~0.50mm,BC1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增加16%,增幅最大,该处理平均重量直径值最高,为0.75mm;与单施化肥对照相比,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其他处理土壤萎蔫含水量(θr),提高土壤有效含水量,但炭量变化对土壤饱和含水量(θs)影响不显著;同时渗透系数平均升高4.3mm·min~(-1)以及土壤饱和含水量平均提高0.12cm~3·cm~(-3)。与NPK相比,BC1处理渗透性最好(提升46%),饱和含水量在48%以上,总孔隙度最高(增加8.8%),团聚体结构表现最稳定,玉米秸秆生物炭在15t·hm~(-2)时土壤物理属性最佳。(3)随着生物炭量继续增加,土壤细颗粒移动至已生成的有效孔隙中,BC2和BC3处理有效孔隙5~30μm,0.1~5μm和0.01~0.1μm不同程度减少,因而有效含水量也减少,总孔隙度降低至50%和51%;各处理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与各粒级粘粒和碳酸钙含量的相关性均可选用一元二次方程表达,BC2和BC3处理由于施炭量增加土壤团聚体凝聚性降低,大团聚体数量减少,造成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对降低。该结论为黑龙江典型黑土区利用农田有机废弃物进行培肥和结构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为生物炭在大豆农田系统推荐用量上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物理属性 生物炭 大豆连作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富硒栽培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 2017

摘要: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开发富硒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综述了马铃薯富硒栽培的研究概况,包括硒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马铃薯植株中的积累分布,硒肥的种类、施用技术及栽培技术等。分析了马铃薯富硒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中国马铃薯的富硒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硒元素 施肥技术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防治小菜蛾植物源农药的研发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开发出一种生态安全的植物源农药,以天然植物蛇床子、花椒、瑞香狼毒为原料,根据农药混配原理将其提取物进行加工组配,并与多杀菌素复配,用于防治小菜蛾,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瑞香狼毒、花椒和蛇床子素各单剂防治小菜蛾的LC50分别为:330.37、178.22和166.19μg·mL~(-1);花椒与蛇床子素体积比1∶1的混配物防治小菜蛾的实际死亡率为68.32%,瑞香狼毒与蛇床子素体积比1∶1的混配物防治小菜蛾的实际死亡率为65.60%;当瑞香狼毒提取物∶花椒提取物∶蛇床子素体积比为1.5∶3.0∶10时,复配剂对小菜蛾的LC50为89μg·mL~(-1),共毒系数高达205.1,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上述复配物(瑞、蛇、花混配物)与多杀菌素体积比为10∶1时,其复配剂的增效效果最明显。该植物天然有机复配剂,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适用于小菜蛾的室内以及田间防治。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小菜蛾 蛇床子素 花椒 瑞香狼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对科研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 2017

摘要: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有助于增加科研事业单位的科技研究能力及收入水平。因此,本文将针对科研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 监督体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和GIS的大豆自动选种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 2017

摘要:建立针对性强、易操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基于WEB的大豆选种系统。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大豆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种植。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中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由于产区不同、品种众多,所以在什么地区适宜种什么品种的大豆,成了广大种植物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涵盖大多数大豆品种、具有完善的品种介绍及种植方法介绍、针对性强、易操作的大豆自动选种系统,以便广大农户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查询到大豆品种信息,为广大农户种植大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WEB 大豆 自动选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分子标记在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林副特产 2017

摘要:对SSR分子标记在梨的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4个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SSR标记在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开展梨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SSR 遗传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