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牵牛E3泛素连接酶PNRma1基因的克隆及抗旱相关性分析
《中国林副特产 》 2017
摘要:为研究牵牛E3泛素连接酶对其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利用RT-PCR技术从牵牛中克隆得到1个E3泛素蛋白连接酶基因PNRma1的cDNA全长序列,其序列长度为734bp,编码244个氨基酸。对牵牛PNRma1蛋白进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主要由α螺旋(41.88%)和无规则卷曲(37.18%)构成,并且牵牛PNRma1蛋白与野生潘那利番茄的同源性最高(相似度为94%)。在干旱胁迫处理下,PNRma1基因在牵牛根部的表达量总体上与对照相比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在叶片中表达水平呈现后期上升趋势,试验结果表明,PNRma1基因响应牵牛的干旱胁迫反应,并且在根部(6h)早于叶片(9h)应答干旱信号。


相同立地条件下向日葵核盘菌、小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比较
《北方农业学报 》 2017
摘要:以同一地块中采集的向日葵核盘菌和小核盘菌各10株菌株作为供试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3℃培养3 d后,核盘菌平均直径达到8.34 cm,而小核盘菌的平均直径仅为5.38 cm。草酸含量和PG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核盘菌草酸含量的平均值为27.67μg/mg,PG酶活力平均值为26.87 U/mg,而小核盘菌上述两个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18.91μg/mg和21.58 U/mg。在菌核形成方面,小核盘菌不仅菌核形成速度明显快于核盘菌,而且其形成菌核颗粒的数量明显多于核盘菌。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2 d后,核盘菌在向日葵离体叶片上形成病斑的平均直径为3.11 cm,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接种相同时间点小核盘菌形成的病斑直径的平均值1.71 cm。因此,除了菌核的形成时间和数量外,同一地块中向日葵核盘菌菌株生物学特性各项指标以及致病力均高于小核盘菌菌株。


大豆共生结瘤相关性状QTL定位信息整合及候选基因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基于大豆共生结瘤QTL定位的结果少、置信区间大,难以应用于实践中,因此整合前人研究结果、缩短置信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大豆共生结瘤相关性状,搜集国内外已报道的48个QTL定位结果,利用Meta分析得到2个分别控制结瘤数目、结瘤大小和结瘤干鲜重的Meta-QTL。在区间内选择候选基因,利用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验证候选基因在接种根瘤菌后的表达模式,明确候选基因与共生结瘤的关系。对Meta-QTL区间内的6个候选基因进行qRT-PCR检测及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个基因有可能为大豆共生结瘤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对QTL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确定和功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任何微小的气候变化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潜在或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持续,气候的异常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长潜力、农业气候资源环境、农业种植制度和结构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造成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光、温、水、土壤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揭示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的机理,分析和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气侯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农业生产环境、种植制度、农业经济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miR-20a在pk15细胞的过表达及其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机制,近年发现一些miRNA与机体的炎症因子存在相互调控关系,试验利用人工合成的miR-20a模拟物及抑制剂,建立了脂质体转染最佳体系,检测了miR-20a在pk15细胞中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60 pmol/μL和80 pmol/μL为最佳转染浓度,36 h为最佳转染时间,抑制miR-20a的表达会显著提高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的表达(P<0.05)。这一结果揭示了miR-20a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对炎症反应起到负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过度炎症反应的发生。


论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7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推进传统农业像现代农业转型,建立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农业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耕种、收获,工作效率低,且农民的工作强度过大,加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迅速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将农民从耕种中解放出来,提高高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利用程度,有效的提高农业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科技服务体系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农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