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木耳部分种质资源SSR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是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重要食用型菌类,在形态发育和遗传育种方面均备受关注,但黑木耳存在同物异名现象,这给育种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分子身份证是作物品种数字化的DNA指纹,在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来源于全国不同区域的72份黑木耳栽培种和野生种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从6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核心引物对收集来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对扩增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7~1.00之间,在相似性0.62处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群,Au1~Au11属于黑山系列,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Au44和Au90、Au40和Au73、Au22和Au60属于同物异名现象。根据不同代表菌株对SSR引物产生的不同扩增谱型,构建出了这72份不同的黑木耳菌株的分子身份证。本研究结果为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生育进程稳定QTL定位
《大豆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垦丰14、垦丰15、垦丰19和黑农48为亲本,构建了含160个株系的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four-way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FW-RIL)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对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生育期各阶段进行QTL定位,旨在为大豆生育期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在分子水平探索与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的遗传机理。通过区间作图法等分析方法,应用275个SSR分子标记对2013、2014与2015年在克山和哈尔滨3年3个环境下的生育期各阶段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大豆四向杂交群体的各生育期阶段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生育期相关性状在Fw-RIL群体中存在真实的遗传变异。76个与生育期各阶段相关的QTL分布在18个连锁群上,分别是A1、A2、B1、B2、C1、C2、D1a、D1b、D2、F、G、H、J、K、L、M、N和O连锁群;17个与生育期各阶段相关的QTL能够在2个以上环境中被重复定位到,分别为qST-B2-1、qST-C1-1、qST-C2-1、qST-C2-2、qST-D1b-1、qST-D1b-2、qST-G-1、qST-H-1、qST-K-1、qST-K-2、qST-L-1、qST-L-2、qST-M-1、qST-M-2、qST-M-3、qST-N-1、qST-O-1。其中,新发现10个与生育期相关的QTLs,qST-C2-2,qST-D1b-1,qST-k1,qST-M2和qST-N1是高效QTL。


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机理
《生态学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先玉335"和"鑫鑫2号"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5 d喷施噻苯隆和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剂,清水为对照,探究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对玉米籽粒灌浆后期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激素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可以缩短籽粒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持续时间,提高灌浆平均速率和籽粒重量,显著增加春玉米灌浆后期籽粒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同时显著提高灌浆期籽粒IAA与ABA、GA与ABA比例,降低CTK与IAA、CTK与GA比例,对CTK与ABA、GA与IAA比例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处理后,春玉米籽粒中ABA和CTK含量与灌浆快增期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噻苯隆-乙烯利复配主要通过影响籽粒中IAA、ABA、CTK和GA含量及其比例,从而调控春玉米籽粒灌浆进程,最终实现春玉米产量提高,熟期提前的功效。研究为噻苯隆-乙烯利复配应用到玉米生产上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大豆肌醇加氧酶基因响应线虫胁迫的表达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醇加氧酶通常与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以及诱导合胞体发育相关。为确定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后,肌醇加氧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哈尔滨小黑豆和小粒黑豆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肌醇加氧酶家族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中GmMIOX2基因均在接种后5d表达量达到最大,而感病品种变化并不明显。GmMIOX4基因在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哈尔滨小黑豆和小粒黑豆中表达量分别在接种后5d,20d和10d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的表达量。表明GmMIOX2和GmMIOX4基因与大豆胞囊线虫发育调控相关。通过扩增Gm MIOX基因的CDS序列,构建GFP融合表达载体p CAMBIA1303-MIOX2和p CAMBIA1303-MIOX4,农杆菌浸润法注射本氏烟叶片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GmMIOX2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GmMIOX4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mMIOX2和GmMIOX4蛋白结构域主要由α螺旋构成,蛋白序列进化分析发现GmMIOX2和GmMIOX4分别与拟南芥At MIOX1、At MIOX4亲缘性较近。
关键词: 大豆肌醇加氧酶 大豆胞囊线虫 表达量分析 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香鳞毛蕨提取液对镰孢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 2017
摘要:采用香鳞毛蕨提取液对4种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F.avenaceum、F.sambucinum、F.solami var.coeruleum(Sacc.)Booth)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对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鳞毛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和总黄酮提取液对4种镰孢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高浓度提取液对镰孢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低浓度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对不同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总黄酮提取液。研究证明香鳞毛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和总黄酮提取液具有抑制镰孢菌活性与开发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基于烟花算法降维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高光谱数据量及计算复杂度,避免后续分类中的Hughes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烟花算法降维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烟花算法采用类内紧密性系数与类间分离性系数的加权和作为波段选择的度量准则,通过在高光谱数据空间内进行搜索,不断更新直至收敛,从而获得最优波段组合.基于印第安纳数据集(AVIRIS)和帕维亚大学数据集(ROSIS)数据对烟花算法、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波段选择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烟花算法选择出的波段组合数目相对较少,具有较低的算法复杂度,减少了耗时;利用获得的波段组合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时,与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的波段选择方法相比,文中所提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上分别提高0.06%~4.72%和0.00~0.09,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分类结果.
关键词: 图像分类 高光谱图像 降维 烟花算法 智能优化算法


高寒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组装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优化大豆种子处理、施肥控量、灭草技术、中耕管理等一系列大豆栽培关键核心技术,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为材料,在红色边疆农场科技园区进行大面积配套技术研究,完善了一套高寒区综合性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为(1)晒种与拌种相结合:晒种+50%多克福种衣剂拌种(1:80);(2)测土配方与分层施肥相结合:一般比例为施肥纯量(kg·hm~(-2))N_(52.5)P_(67.5)K_(30);(3)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相结合:土壤处理,96%金都尔2L+75%噻吩磺隆45g·hm~(-2);苗后除草,精广虎2kg·hm~(-2);(4)提前中耕:苗前深松,大豆真叶期进行深松趟地1次,封垄1次,共3遍;(5)叶肥及时丰富:苗期尿素+氨基酸复合肥;花期磷酸二氢钾+尿素+氨基酸复合肥;荚期+叶面肥。


高纯度育种技术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研究
《吉林农业 》 2017
摘要:在当前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均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农产品的创新种植,逐渐成为农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水稻育种发展现状而言,部分地区的寒地水稻新种质在高纯度育种技术的利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对高纯度育种技术培育寒地水稻新种质展开研究,并对高纯度育种技术下育种目标的确定情况加以分析,同时重点介绍了高纯度育种下寒地水稻新种质的育成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