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土区紫花苜蓿根瘤菌特性研究与促生能力分析

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采集东北黑土地区2龄紫花苜蓿(Medicago)根瘤菌菌株,经过根瘤菌的耐盐、耐碱、耐酸、溶磷能力、生长素分泌能力、代时、固氮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测试;并进行回接试验,测定供试菌株促生植株的根瘤数、根瘤重、生物量及全氮量,旨在阐明黑土区苜蓿根瘤菌特性与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及其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株促生植株的全氮量与根瘤菌泌酸能力、代时、促生植株根瘤数显著相关(P≤0.05);菌株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与菌株溶磷能力、泌酸能力、促生植株根瘤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过通径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苜蓿根瘤菌株促生植株地上生物量及其全氮量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可为优异菌株筛选及其促生能力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苜蓿 根瘤菌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马铃薯营养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有机马铃薯的安全性高,这主要是因为有机马铃薯从种到收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使马铃薯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该文总结了有机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及其主要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有机马铃薯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探究玉米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玉米在平作、常规垄作和大垄双行三种模式下的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比垄作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但增温效果差;大垄双行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和增温效果,还达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是一种适合高纬寒地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大垄双行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大豆种质绥农10号的利用及效果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绥农10号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耐重迎茬、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秆强抗倒等优良特性。1994-2012年绥农10号在黑龙江省累计种植面积154.78万hm~2,增产54.90万t,创社会效益11.94亿元。利用该品种直接或间接育成不同类型的大豆新品种40个,各品种品质优良、丰产性突出、综合性状好。2000-2016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906.64万hm~2,增产大豆248.59万t,创社会效益88.22亿元。结果表明:绥农10号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和优良的种性,既是优良品种又是优良种质。

关键词: 大豆 种质 绥农10号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探索外源因素影响玉米耐盐性的机理,以3个玉米品种龙单42、庆单4号和先玉335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处理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所有品种的这3个指标均表现升高;且在NaCl溶液浓度为300mmol·L~(-1)时,达到最高值;先玉335的指标均表现最好,说明其耐盐能力较高。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SOD POD 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探讨

中国稻米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牡响1号和牡丹江32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水稻施氮量、插秧密度及插秧株数,探讨寒地粳稻有效穗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率与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的趋势,究其原因发现,单位面积穗数随有效穗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率与每穗实粒数有极显著的抛物线关系。为达到水稻最高产量不同品种有不同的栽培措施,对于牡响1号这种多穗型品种应通过提高施氮量来增加产量,而对于牡丹江32这种大穗、大粒型品种则应通过适当降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来达到高产。

关键词: 水稻 有效穗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心土混合犁改良白浆土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将表层秸秆施入心土,改善贫瘠的心土层创造有利条件,该文设计了将白浆土"上翻20 cm,下混30~40 cm,同时将有机物料施入心土层"的秸秆心土混合犁。该研究通过设置秸秆心土混合区和浅翻深松区田间对比试验,调查机械作业后土壤理化性质,指示作物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指标等,明确秸秆心土混合的改土增产机理,进一步拓宽白浆土改良途径,为机械改土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与浅翻深松相比,秸秆心土混合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质,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69~4.90个百分点;硬度降低44.45%左右,且没有出现峰值;改善土壤通透性,固相降低幅度为4.51~2.14个百分点,液相增加幅度为1.17~4.13个百分点,气相增加幅度为0.38~0.98个百分点,容重下降幅度为0.16~0.11 g/cm~3;提高心土层养分含量,碱解氮提高17.33%,有效磷提高116.39%,速效钾提高37.86%,有机质提高36.66%,同时提高心土层全量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性。连续2 a调查大豆产量,秸秆心土混合区比对照区增产15.77%~16.33%,一次改土后效时间长,增产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白浆土及其同类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秸秆心土混合犁 土壤改良 白浆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露地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夏秋季节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当地生产的南瓜干物质积累多、含糖量高、口感好。栽培的品种主要为印度南瓜,多为露地栽培,是我国菜用南瓜重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从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及定植后的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寒地露地菜用南瓜栽培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南瓜 露地 高产 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水田土壤下层土与水稻根系生长分布关系

土壤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东北地区水田土壤下层土与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关系,采用微区试验方法,研究白浆土、黑土、草甸土三种类型水田土壤下层土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间水稻根系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黑土>草甸土>白浆土,且有下层土处理>无下层土处理;水稻总根长、根系直径、根尖数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土壤间表现规律不一致,但各类土壤均为有下层土处理高于无下层土处理;水稻根系总体积、表面积、干重、根冠比、垂直根长各项指标均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性;比较不同类型土壤水稻产量为:黑土>白浆土>草甸土,下层土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分别为:黑土32.97%、白浆土6.32%、草甸土10.59%。

关键词: 水田土壤 下层土 水稻 根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壳聚糖对增强玉米幼苗抗镉胁迫能力的生理生化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Hoagland水培法,探讨外施100mg·L~(-1)壳聚糖对镉胁迫(80mg·L~(-1))不同时间(0h、24h、48h、72h和96h)下玉米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镉胁迫显著抑制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并诱导根系活性氧产生、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内源激素的平衡受到破坏。(2)镉胁迫下,外施壳聚糖处理96h后根系干重提高16.1%,根系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分别降低9.1%和19.2%,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32.5%、20.4%和21.3%,IAA、ZR和GA含量分别增加34.4%、40.4%和42.5%,ABA含量减少19.1%,IAA/ABA、ZR/ABA和GA/ABA分别提升66.1%、73.5%和76.0%。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够调控镉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减轻胁迫对抗氧化酶系统的破坏,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降低镉胁迫对根系的毒害,提高玉米幼苗对镉胁迫的抵抗能力,为玉米抗逆栽培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壳聚糖 镉胁迫 抗氧化酶 激素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