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分处理下防护林树种叶水势、茎水势及土水势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克拉玛依防护林树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置2种水分处理(沟灌):处理一(50 m3/(667 m2·次))和处理二(100 m3/(667 m2·次)),采用露点水势仪测定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结果】叶水势日变化中,处理一在08:00时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分别为-2.03和-3.23 MPa,在20:00时叶水势分别为-3.32和-11.65 MPa,沙枣树叶水势下降明显;处理二08:00~20:00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下降均不明显。二种处理树种茎水势日变化与叶水势变化相似;土水势随着土壤深度(30~90 cm)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沙枣树下降),树种根系吸收水分能力随着土壤深度(30~90 cm)的增加而下降(沙枣树吸收水分增强)。【结论】从叶、茎及土水势变化来看,树种抗旱程度为沙枣树>胡杨>白榆>俄罗斯杨,主要原因与树种自身因素(如叶面积,根系等)有关。


基于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困扰新疆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在2010年种养规模、生产力水平以及价格的前提下,通过结构优化,测算结构调整对新疆农业内部增收的贡献。【方法】利用Lingo软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新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结果】结构优化后,新疆农业产值将达到1231.44×10~8元,农民生产经营收入达到9 851元。新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最大的是畜牧业,占总产值的41.33%,其次是林果业,从占总产值的10%提高到17.43%。林果业和畜牧业将是未来增收的重点。【结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新疆农业内部还具有一定的增收空间,农业产值将提高44.32%,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将提高68.83%。这将是今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南设施哈密瓜新系初步比较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海南推广种植的设施哈密瓜新品种。【方法】以选育的25个甜瓜新品系和对照金凤凰为材料,进行果实综合性状和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1-1、1-6、1-18和黄皮9818的果实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而1-1、1-6、1-8、1-11、1-12和黄皮9818在田间对细菌性、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性也强于对照。【结论】通过综合比较,1-1、1-6和黄皮9818三个新品系的果实成熟期合适、重量适中、含糖量较高、品质优良而且田间抗病性较强,适合于在海南设施栽培种植。


不同栽培措施对新疆灰枣一年生枣头枝抗寒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栽培处理对新疆灰枣(Zizyphus jujuba Mill.)抗寒力的影响,从安全越冬的角度初步提出提高灰枣抗寒力的栽培措施基本参数,为制定灰枣合理的技术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年生灰枣的生长后期水肥控制、负载量控制和生长延缓剂处理共23个田间栽培处理,测定和分析各处理一年生枣头枝-27℃胁迫的相对电导率、枝条组织活力、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5个指标,评价不同栽培处理对枝条抗寒力的影响。【结果】适宜的生长延缓剂处理可提高枝条束缚水比例和可溶性糖含量;生长后期浇水对枝条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比例影响较大;冬灌对枝条束缚水比例最大,对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影响较大;生长后期追肥对枝条束缚水比例影响较大;负载量对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结论】使用8 g/株的多效唑、8月初和9月中旬浇水2次、9月底追施磷钾肥1次、约75%的负载量、11月上旬冬灌等单项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4年生灰枣的枝条抗寒力。


新疆地区棉铃虫自然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监测
《植物保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新疆棉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田间种群对Bt棉的抗性频率,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采集石河子和喀什地区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以Cry1Ac毒蛋白作为人工饲料,用单雌系F1/F2代法进行棉铃虫种群抗性个体检测。2010年筛选了123个石河子的棉铃虫单雌系,2 011年筛选了152个莎车的棉铃虫单雌系。两地的棉铃虫种群均没有筛选到相对平均发育级别≥0.8的抗Bt棉个体,估算出石河子和莎车的棉铃虫种群的抗性频率低于10-3。莎车F2单雌系与其对应的F1单雌系相对平均发育级别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新疆石河子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仍保持敏感状态,喀什地区田间棉铃虫种群对Bt棉的耐受性增高。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抗性监测 单雌系F1/F2代法


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对暗黑赤眼蜂寄生和羽化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对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卵的寄生效果,确定处理寄主卵的最佳紫外强度和处理时间,为利用小卵大量饲养赤眼蜂时寄主卵的处理和保存提供方法。【方法】初羽化12h内的暗黑赤眼蜂分别寄生经不同强度紫外灯处理不同时间的梨小食心虫卵,观察其寄生状况,并统计寄生率和羽化率,与对未经紫外处理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和羽化率作比较。【结果】暗黑赤眼蜂对经紫外照射的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紫外光强度的增强和紫外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强度增大。紫外处理梨小食心虫卵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变化不大,用15W紫外灯1-2h或30W紫外灯照射1h后,暗黑赤眼蜂羽化率有所提高,均在80%以上,但在紫外照射3h后,羽化率明显下降。【结论】处理梨小食心虫卵时的紫外光强度及紫外处理时间对暗黑赤眼蜂寄生梨小食心虫卵的寄生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室利用梨小食心虫卵大量繁殖暗黑赤眼蜂时,宜采用15W1h紫外照射,既能杀死寄主卵的胚胎,又不会对暗黑赤眼蜂的寄生效果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暗黑赤眼蜂 梨小食心虫 卵 紫外光强度 照射时间 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