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小麦抗旱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应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聚类法(UPGMA)分析了42份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在6个农艺性状及4个抗旱生理指标(灌浆前期、中期、后期冠层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浆前期和后期冠层温度、小穗数和产量的多样性指数较大,分别为1.96、2.03、2.01、1.94;灌浆前期冠层温度、水分利用效率、小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3.18%、11.55%、11.87%、11.43%和10.96%;供试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国外材料间的欧氏遗传距离(4.46)大于国内材料间的欧氏遗传距离(3.6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油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甘肃科技 》 2008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油菜在规模化生产、良种应用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生产向规模化、高技术、高效益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夏日晴天下青花菜叶片的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低,F_0升高;12:00~14:00,F_v/F_m,F′_v/F′_m,ΦPSⅡ和qP均降至最低,F_0升至最高;14:00后,随着光强减弱,F_v/F_m,F′_v/F′_m,ΦPSⅡ和qP逐渐升高,F_0逐渐降低;19:00后基本恢复,表明强光高温下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是青花菜叶片的一种重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PSⅡ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随光照强度增强和叶温升高而下降;用于天线非辐射耗散的能量在8:00~10:00增高,此后基本稳定;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所耗散的过剩光能随光强增强和叶温升高大幅度增高,14:00后随光强减弱大幅度下降,进一步表明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在青花菜光破坏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青花菜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胞间CO_2浓度12:00前逐渐减小,此后基本稳定.气孔导度全天呈下降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甘肃小麦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的品质现状和差异,检测分析了326份育成小麦品种和257份地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小麦地方品种相比,育成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硬度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4.0%、13.2%、19.1%、10.8%和8.0%;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冬小麦地方品种分别降低12.9%、10.6%、17.6%、5.5%和5.8%;春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春小麦地方品种分别下降11.1%、7.8%、16.7%、15.3%和10.6%。与春小麦育成品种相比,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分别高出18.1%、12.0%、12.9%、18.7%和16.7%。发现32个育成品种和117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10个育成品种和33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弱筋标准。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春小麦 育成品种 地方品种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
《甘肃科技 》 2008
摘要:春小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形,在垄上种植春小麦,改传统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具有增产、节水和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项适宜在河西灌区推广的节水栽培技术,本文从种植规格、主要配套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春小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基因组DNA快速提取及SSR标记PAGE的银染检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SSR-PCR速率,降低试验成本,以8份抗条锈小麦幼苗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两种DNA提取方法(CTAB法和SDS法)以及两种SSR标记PAGE银染法(Sanguinetti银染法和Bassam银染法).结果表明:用CTAB法和SDS法均可获得质量较好的DNA,但CTAB法花费的时间较长,提取效率低(在相同条件下SDS法提取速度约为CTAB法的2倍);Sanguinetti银染法染色背景较浅、条带清晰、分辨率高、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出率,并且在速度上优于Bassam法,仅需30多min,而Bassam银染法染色步骤烦琐,对试剂质量和水质要求均较高,且未能染色成功.
关键词: 小麦幼苗 DNA提取 SSR标记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草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