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云南元江诺丽果汁对正常大鼠血压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云南元江诺丽果汁与其他种类诺丽果汁对正常大鼠血压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以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试验前后正常大鼠血压和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变化。正常大鼠麻醉后经十二指肠灌注药或果汁,采用直接测压法测定血压,读取试验前后的血压值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造模成功的小鼠相对应的药物或果汁,每日给药或果汁1次,连续给药或果汁9 d,并在第10天采集小鼠血液测定其空腹血糖数值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分析大鼠血压发现,云南元江高剂量组在注射云南元江诺丽果汁前后血压值无显著差异;中剂量组在注射90 min前后血压值差异极显著;低剂量组在注射240 min前后血压值差异显著;中剂量组降血压效果最佳。分析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发现,注射云南元江诺丽果汁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糖,且低剂量组的降血糖效果最佳;大溪地诺丽果汁降糖率为0.00%。云南元江诺丽果汁具有降血糖和降血压的双重功效,且低剂量组降血糖的效果最显著;诺丽由美国夏威夷引种至云南西双版纳和元江,对其降血糖的功效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诺丽果汁 辅助药物 降血糖功效 降血压功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选取不同产量水平(高产、中产、低产和死皮)的橡胶林,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以期为橡胶林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4种产量水平橡胶林的土壤样本中共鉴定出17门、53纲、99目、164科、305属、385种细菌种类,获得2116个OTUs。共有的细菌优势门类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共获得1622个真菌OTUs,分属17门、49纲、113目、242科、424属、644种,其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类。随着橡胶树产量水平的降低,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呈下降趋势,但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真菌Ace指数、Chao1指数呈增加趋势,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表明随着产量水平的下降,橡胶林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上升。主坐标(PCoA)分析表明,细菌或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产量水平橡胶林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与土壤pH和C/N等理化因子密切相关。RDA分析表明,土壤pH、速效钾和全氮是影响细菌优势门类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真菌优势菌门则主要受土壤pH、速效钾和碳氮比的影响。

关键词: 橡胶林 砖红壤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植胶区割胶劳动力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热带地理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割胶作为当前获取天然橡胶这一重要工业原料的唯一手段,其劳动力供应的稳定性对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割胶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现象已引起高度关注,但相关研究缺乏详细空间信息的转换估算,不利于宏观调控。文章基于2020年海南岛天然橡胶林分布图、Dynamic World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和WorldPop人口分布数据集,分析了海南岛植胶区潜在割胶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年龄结构特征,并进行转换估算和缺乏程度分级,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揭示割胶劳动力亏缺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海南植胶区潜在割胶劳动力总数为156.74万人,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且45~59岁年龄占比达34%,老龄化趋势明显。2)劳动力缺乏程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级缺乏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与中东部市县的交界区域,呈带状分布;而二、三级缺乏广泛分布于中西部、中部及部分中东部市县交界区,中部尤为严重,呈连片状分布。3)儋州市、白沙县和琼中县一级缺乏面积位居前三,累计面积达到5.05×10~4 hm2;白沙县、琼中县、澄迈县和乐东县在二、三级缺乏面积上同样突出,总面积达到2.33×10~4 hm2

关键词: 橡胶林 割胶劳动力 年龄结构 空间格局 劳动力缺口分析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木本油料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食用油供给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其中,育种技术的进步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产业提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对近年来椰子、油棕、海南油茶的传统育种、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分子遗传基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以及转基因、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培育进行展望.

关键词: 椰子 油棕 海南油茶 育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槟榔调控咖啡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促进咖啡植株发育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咖啡是世界上闻名的饮料作物,长期单一化种植导致土壤生物功能退化,影响植株健康生长.间作槟榔是改善咖啡园土壤生物功能的有效措施,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咖啡间作槟榔对根际土壤生物和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58.24%和70.30%;相对于单作,间作模式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真菌丰富度对种植模式的响应更显著;间作咖啡根际土壤细菌群落拥有更多独有的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而真菌独有ASV在间作模式下显著降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属(如Pedomicrobium, Mycobacterium等)与咖啡植株生长显著相关;与咖啡单作相比,间作模式能够富集根际土壤中与养分循环(如Bradyrhizobium, Trichoderma, Bryobacter)和抑制植物病原菌(如Trichoderma, Penicillium, Streptomyces)相关的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潜在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促使植株健康生长.另外,间作模式下咖啡根际土壤能够富集与氮素循环和芳香化合物降解等功能相关的微生物.综上,咖啡间作槟榔可富集有益功能微生物,调控咖啡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缓解咖啡连作生物障碍.该研究为生产上应用复合栽培模式,助力咖啡绿色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根际土壤微生物 植株健康 土壤生态功能 复合栽培模式 咖啡绿色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化剂在早期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仔猪因消化系统不完善,其饲养是猪生产中死亡率较高的因素之一。另外,欧盟及中国禁止抗生素在动物饲料中应用,因此,寻找新的成长促进剂迫在眉睫。有机酸和无机酸及其盐类因其有效和安全的特性逐渐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的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受环境因素、类型和剂量、日粮组成、动物自身、日粮离子平衡等诸多因素影响,酸化剂的正确使用能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酸化剂的分类、作用、影响因素及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肠道健康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为酸化剂在断奶仔猪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酸化剂 断奶仔猪 动物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障碍因素研究-以海南省市县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海南省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2021年海南省及17个市县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构建5个维度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从2011年的3.928增长至2021年的4.519,增长16.85%,年均增速为1.53%,整体增幅不高,仍处于发展阶段,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从区域发展来看,海南省东、中、西部地区和地区内部之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中部丘陵地区低、东西沿海市县高”的空间发展格局,该不平衡反映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旱涝保收率、有效机电灌溉率、农林水事务支出、现代化设施农业覆盖率。【结论】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未来应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科技投入,尤其是中部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区域均衡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水平测算 空间差异 障碍因素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技术鉴定杧果实生后代真假杂种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杧果杂交后代F1的真实性与群体遗传特性,为进一步开展杧果遗传改良与群体构建、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3个主要品种为亲本试材,混合种植进行自然授粉,获得1001个F1后代,利用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以亲本DNA为模板,筛选出了13对引物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检测到等位基因数范围3~9个,平均6.15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55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78,观测杂合度(Ho)为0.571,期望杂合度(He)为0.57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26;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0时,可分为3个类群,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F1代真假杂种鉴定结果中,母本为贵妃、金煌、凯特、台农1号、A61、Juile、凯特的F1子代,真杂种率均高于50%,其中金煌、台农1号、A61真杂种率高于80%,在期望杂合度与观测杂合度方面,台农1号、凯特、Juile、金煌、红玉、贵妃的杂合度也相对较高,南逗迈、R2E2、红玉、Villard、椰香真杂种率低,分别为25.00%、13.71%、25.15%、33.33%、36.36%。【结论】杧果品种台农1号、凯特、Juile、金煌、红玉、贵妃的杂交亲和性较强,南逗迈、R2E2、红玉、Villard、椰香品种极易自交,且品种间存在许多等位基因的现象,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关键词: 杧果 SSR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遗传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胶乳底部成分中影响胶乳凝固的脂质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胶乳底部成分生物膜(包括黄色体和Frey-Wyssling复合体)的生物化学组成(膜脂与膜蛋白)变化可能影响排胶过程中的胶乳凝固和乳管切口的堵塞速度,进而阻止排胶并降低产量。本研究旨在发现底部成分中影响胶乳稳定性/凝固速度的脂质种类。选取胶乳快速凝固和正常速度凝固2种橡胶树,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正、负离子2种检测模式),对2种胶乳底部成分的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差异脂质信息。正常排胶树胶乳底部成分中,磷脂酰乙醇胺是丰度最高的甘油磷脂亚类(负离子模式下约占总脂的22%,正离子模式下约占总脂的5.9%),高于磷脂酰胆碱(正离子模式下约12%,负离子模式下约4%);磷脂酸有较高丰度(正离子模式下约4%,负离子模式下约12%),与磷脂酰胆碱相当;心磷脂在底部成分中丰度较高(约6%,负离子模式),可能存在于Frey-Wyssling复合体中。胶乳易凝橡胶树底部成分心磷脂显著下降(降至约3.4%,负离子模式)。底部成分的磷脂占比在31%~56%之间,中性脂占35%~54%,糖脂仅占1%~2%。底部成分存在丰度和数量较高的非双层磷脂,即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和心磷脂,显示胶乳底部成分的高度动态性质。易凝胶乳心磷脂的大幅下调可能影响底部成分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胶乳凝固、乳管堵塞和排胶。本研究关于底部成分高丰度非双层磷脂的发现,为胶乳凝固、乳管堵塞机制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胶乳底部成分 Frey-Wyssling复合体 脂质 心磷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SDH蛋白的序列分析及其与MeH1.2关系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山梨糖醇脱氢酶(SDH)在调控蔷薇科植物果糖和山梨醇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也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应答过程,木薯SDH功能的研究可以为培育优质木薯种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SC124’的cDNA为模板克隆木薯SDH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木薯SDH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干旱、低温、PEG和ABA的响应模式。通过筛选木薯干旱和低温混合的酵母cDNA文库,并利用Y2H点对点及其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确认与目标蛋白的关系。【结果】木薯SDH基因CDS全长1 092 bp,编码364个氨基酸,与数据库中的序列无差异。MeSDH蛋白含有催化锌结合位点,NADP结合位点,结构锌结合位点,属于MDR超家族。烟草叶片表皮细胞瞬时表达显示MeSDH蛋白定位于细胞核。MeSDH基因的表达量在功能叶、幼嫩叶、须根和茎中依次降低。MeSDH基因受干旱、低温和PEG胁迫诱导在木薯叶片上调表达,在ABA处理后的木薯叶片和根系中都显著上调表达。文库筛选、Y2H点对点和BiFC实验证实MeH1.2与MeSDH互作。【结论】MeSDH基因可以响应多种胁迫上调表达,并可能在蛋白水平和MeH1.2共同作用。

关键词: 木薯 SDH基因 MeH1.2蛋白 抗逆性 蛋白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