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山西省忻州地区线椒品种比较试验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山西省忻州地区露地种植的线椒品种,从市场上收集了12个线椒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比较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等指标,筛选出了3个适宜山西省忻州地区露地种植的线椒品种,依次为新辣丰3号、西域红丰、领航8号,3个品种均为香辣,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

关键词: 线椒 忻州 品种比较 香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新品种同玉008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同玉008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2010年用07南-11作母本,CKEXI 13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对抗病、抗寒、抗逆、产量等性状进行鉴定,定向加压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9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稳产,穗位整齐,抗病、抗倒,宜机作业。适宜在山西及周边省市玉米春播特早熟、早熟区种植。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同玉00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左云县采煤区人工湿地冬季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人工湿地处理煤炭矿井废水效果显著,而关于人工湿地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征研究较少。【目的】阐明人工湿地净化采煤区废水的效应和细菌群落结构及特征。【方法】对山西省左云县采煤区人工湿地不同采样点水质进行监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人工湿地沉积物中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结果】采煤区废水流经人工湿地后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其中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5)、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分别达到76.2%、93.4%、73.4%和99.3%;测序共获得2 832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共753个属,分布于51个门的150个纲;4个采样点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0%-64.7%)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5.8%-21.2%),变形菌门中优势菌纲为β-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其中M1、M2、M3中富含氨氮氧化细菌的β-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丰度最高;M4沉积物细菌OTU最多,多样性最高;沉积物特有优势菌属Sulfurimonas、Sulfuricurvum的相对丰度与NH4+-N的含量显著负相关,Azoarcus菌属相对丰度与TN存在显著正相关,Novosphingobium菌属相对丰度与TP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煤矿废水流经人工湿地可得到有效的净化,细菌多样性在人工湿地生态功能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关键词: 人工湿地沉积物 细菌群落 16S rRNA基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金豆一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金豆一号是山西金三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晋豆19为母本,以铁丰29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种。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北部春播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2 746.5 kg·hm~(-2)和2 784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增产5.4%和5.1%。2017年参加山西省北部春播早熟区和中部复播区生产试验,增产点率均为80%,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豆20180001)。金豆一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及抗逆性强、适应区域广等特点,适宜在山西、内蒙、河北、甘肃、宁夏、陕西等区域种植。

关键词: 选育 大豆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优良的薏苡种质资源,以来自不同地区的37份薏苡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成熟期7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分枝节位、有效分蘖数、百粒重、生育期)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性状表现具有丰富多样性,其中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百粒重的变异系数中等,分枝节位、有效分蘖数变异系数较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发现,太谷2-14、黔薏16-2、贞丰五谷3个薏苡种质综合性状较好,其中太谷2-14以等权关联(r=0.814 7)同加权关联度(r=0.802 4)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参试的种质资源中部分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薏苡种质资源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薏苡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碳微生物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固碳能力测定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生物回收和固定CO2气体的生物固碳方法,成为解决"温室效应"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焦点,本研究目的是分离筛选固碳微生物菌株。利用无碳源无机培养基从活性污泥、沼液和设施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以CO2为碳源的菌株24株,选取其中生长较快的8株菌进行cbbL基因、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将测序结果在BlAST数据库中比对,进行固碳菌株的分子鉴定,并对其菌体含量和RubisCO酶活性进行比较。选取RubisCO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2-8R,进行土壤施用试验,通过土壤RubisCO酶活性的测定,确定分离筛选的固碳菌的固碳能力。研究表明,可通过无碳源培养基进行固碳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筛选的固碳菌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和嗜甲基菌属,并可通过RubisCO酶活性来反映微生物的固碳能力。

关键词: 固碳微生物菌株 cbbL基因 16S rDNA RubisCO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干旱胁迫下苦荞生长及磷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L.)为试验材料,试验设水、磷二因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处理下施磷对苦荞生长、磷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区苦荞高产、稳产栽培提供水肥管理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W2)条件下,苦荞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根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总根长和根干重均明显降低;根系SOD、POD、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根、茎部位磷素积累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多,而叶、花部位在P2水平下达到最高;花簇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降低。2)相同水分条件下,施磷对苦荞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并显著增加了W2条件下根系主根长,且均表现为P2(0. 2g·kg~(-1))水平效果最优;随施磷量的增加,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MDA含量逐渐降低,SOD、POD活性与苦荞产量及各构成要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2(0. 2g·kg~(-1))处理显著提高苦荞产量。结论:适量施磷有利于提高苦荞植株抗旱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P2(0. 2g·kg~(-1))处理在干旱胁迫下更利于苦荞生长与产量的形成。

关键词: 苦荞 干旱胁迫 施磷 磷素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同薯30号的选育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同薯30号是以Adgna为母本,以K 316-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为晚熟品种,生育期110d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块休眠期中等。块茎干物质含量21.6%,淀粉含量15.1%,维生素C含量16.1mg/100g(FW),粗蛋白含量2.24%,还原糖含量0.21%,商品薯重率为72.5%。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214.69kg/667m~2,比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74%,2017年进行了新品种登记。

关键词: 马铃薯 同薯30号 抗病 产量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苗后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研制与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有效解决杂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降低除草成本,提升作物苗后行间除草技术,提出了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主要包括支架、底座构件和遮挡构件3部分。该装置可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种植行距的农艺技术需求,可与不同大小的常规电动喷雾器配套使用,经多种作物应用伤苗率约2%~3%,可较传统人工苗后除草功效提高5~7倍,且具有灵活轻便及生产和作业成本低等特点。该装置的研制与开发拓宽了灭生性杂草的应用范围,对减轻农田杂草危害、降低除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除草剂 行间除草 种植行距 机械装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货币化评估研究—以北京市古树"遮荫侯"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当前对于城市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内涵、景观价值等挖掘尚不深入,价值评价标准并不完善、合理,在实际问题出现时,并不能提供很好的指导。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北海团城古树"遮荫侯"为例,从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三个方面构建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货币化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三方面价值重要性的比例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的确定方法计算历史文化价值,并根据三方面价值重要性的比例关系,来间接对景观价值、生态价值进行量化,三方面价值相加,即为最终要得到的古树名木综合价值。结果显示: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三者重要性的比例关系为11.84:3.28:1,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值为3037680元,景观价值的评估值为841519元,生态价值的评估值为256561元,综合价值的评估值为4135760元。评估结果可为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保护的投入、损失案件的计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城市古树名木 货币化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 景观价值 生态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