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64条记录
5种新药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5种新型药剂对甘蓝上小菜蛾的防效,并对其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颗粒剂等4种药剂药后3 d的防效达到86%以上,药后14 d防效达98%以上,持效期均达15 d以上。4种药剂可快速有效地防治小菜蛾,同时还可以兼治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其他害虫,对天敌等影响较小,对作物安全,可作为防治小菜蛾的首选药剂在大田使用。24%氰氟虫腙SC药后7 d的防效达到86.15%,药效缓慢,可在害虫发生初期或虫口密度较低时使用。

关键词: 甘蓝 小菜蛾 杀虫剂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口市文昌鸡球虫病流行调查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海南省海口市文昌鸡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该市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采集新鲜鸡粪,检查粪样。对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以质量分数为2.5%的重铬酸钾培养保存。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检查雏鸡(15~42日龄)、中鸡(43~84日龄)和大鸡(85~130日龄)粪样各120份。结果显示,鸡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5.8%、78.3%和26.7%。共检出7种球虫,均属艾美耳属,分别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 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imeriapraecox)。结果表明,鸡球虫在海口市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有的调查点感染强度很高,养殖户的科学防治意识不强。

关键词: 文昌鸡 球虫 鉴定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组合科优527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优527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籼稻三系不育系科金A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科优527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新组合天优10号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优10号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参加海南省区试和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结实率高、熟色好等优点。介绍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稻 天优10号 引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广西植物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量、Mg2+、dNTP和引物浓度,Taq聚合酶用量等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因子对RAPD-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海南龙血树RAPD-PCR反应的最佳条件,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0×buffer2.5μL,2.0mmol/L MgCl2,300μmol/L dNTPs,Taq酶1.5U,引物0.8μmol/L和DNA模板20ng。以此条件为基础,筛选出适用于海南龙血树RAPD-PCR分析的18条有效引物,为采用RAPD技术分析海南龙血树种群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结构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RAPD 反应条件优化 有效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露地辣椒钾肥肥效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海南露地辣椒钾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辣椒适量施钾较不施钾显著增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总体上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辣椒施钾较不施钾增产3.4%~18.9%,平均9.1%;施K2O 450 kg/hm2以内,辣椒施钾提高经济效益4.4%~16.5%,平均9.5%;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增施钾肥可提高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辣椒适量施钾能显著增加果长和果肉厚,平均果长增加5.1%,果肉厚增加13.7%;适量施钾可显著增加辣椒叶、茎和果实的钾吸收量,大小为果实>茎>叶;辣椒施K2O 300 kg/hm2处理的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31.7 kg/kg;本试验条件下,海南露地辣椒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300 kg/hm2左右。

关键词: 辣椒 钾营养 产量 品质

NaCl胁迫下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以耐盐的津绿5号和盐敏感的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试材,以NaCl(585 mg kg-1)为盐胁迫条件,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0、25、50、200 mg kg-1)对黄瓜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土壤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而对镰孢菌数量有促进作用,并降低了黄瓜产量。低浓度的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土壤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具有促进作用,对镰孢菌有抑制作用,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并对黄瓜产量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苯丙烯酸(200 mg kg-1)则相反,进一步加重了盐害的胁迫程度,抑制了黄瓜产量。盐胁迫对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镰孢菌数量的影响强度大于苯丙烯酸,而苯丙烯酸对细菌群落DGGE条带数和黄瓜产量的影响强度大于盐分胁迫。

关键词: 苯丙烯酸 NaCl胁迫 土壤微生物量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根据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cDNA文库中的EST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了1个巴西橡胶树钙调蛋白基因,命名为HbCAM1。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775bp,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区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26bp,3’非编码区299bp。通过序列比对以及结构预测分析,HbCAM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毛葡萄、烟草、麻风树中相应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到100%、100%、99%、99%。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HbCAM1基因可能通过对相关代谢基因表达调节,参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的分子调控。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钙调蛋白 胶乳 乙烯利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部分地区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鉴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福建省4个市(县)蔬菜基地采集的蔬菜根结线虫病的16份样本中,鉴定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3个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田间根结线虫种群多数为单一种,31%的样品为2个种组成的混合种群,这些混合种群由南方根结线虫与爪哇根结线虫或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组成.

关键词: 蔬菜 根结线虫 种群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东部市县早稻空壳现象调查与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4月末至5月初,海南文昌东阁镇和会文镇、万宁万城镇、琼海龙江镇等东部地区有超过600 hm2早稻出现了空壳的异常现象,水稻长势看似正常但不结实。经过田头调查和现场询问,并加以分析研究,认为海南省东部市县早稻不结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11年海南省超过3个月的低温阴雨寡照气候造成的,另外和当地的耕作制度、农民种植习惯、水稻品种(组合)以及栽培条件也有一定关系并提出了今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海南 早稻 空壳 调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