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工艺配方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摘要: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既可以提高白灵菇的利用价值,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沙拉酱风味的砂糖、食盐、白醋以及白灵菇副产物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显微图像、色度分析、质构测定分析了不同黄原胶浓度的影响,最终确定配方为:355 g色拉油、355 g可溶性固形物为3%的副产物配置的25 g/kg黄原胶溶液、140 g蛋黄、38 g白砂糖、10 g盐、90 g 9°的食用白醋、9 g芥末、1.0 g谷氨酸钠、1.2 g白胡椒粉、0.05 g特丁基对苯二酚、0.75 g山梨酸钾.此配方加工的沙拉酱味道鲜美、酸甜适宜、乳白色、流散缓慢、组织细腻、无纹裂及油水现象,整体接受度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褐飞虱三种生物型间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生物型1、2、3为研究对象,从昆虫外观形态及在不同寄主品种上的栖息率、产卵量、若虫存活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生物型1、2、3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但在对寄主水稻品种的偏好性(栖息率、产卵量和若虫存活率)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的遗传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 生物型 栖息率 产卵量 若虫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白猪IGF-I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以湖北白猪肝脏作为试验材料,克隆出湖北白猪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rizol法从湖北白猪的肝脏中提取总RNA,将其作为RT反应的模板,用P2(5'-CAGGTAACTCGTGCAGAGCAAAGGA-3')引物合成IGF-I基因cDNA第一链,以其产物为模板,再以P1(5'-CCCATCTCCCTGGATTTCTTTTTG-3')和P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到大小约为607 bp的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CRII载体上,经蓝白斑筛选、酶切、测序。[结果]经筛选、酶切、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IGF-I基因的cDNA克隆,它由607个核苷酸组成,其中1~145位是5'端非翻译区,从第146位ATG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第538位TAG终止密码子5,39~607位是3'端非翻译区,包含一完整的ORF,该ORF共有393核苷酸,编码一个推断由1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该序列与Muller等报道的猪IGF-I基因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成功克隆了湖北白猪IGF-I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了IGF-I基因的高度保守性,为采用转基因技术对湖北白猪进行育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院主持起草的二项湖北省地方标准通过审定编制水平达国际先进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朱文达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和《无公害食品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机械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3种种植方式(4个处理),对比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机播20及机播25处理的单穴植株地上部分干重高于人工手插和人工撒播处理。机械精量穴直播和人工撒播最终叶龄数较人工手插处理少1叶左右。机播20和机播25的收获指数较人工撒播分别提高3.94和4.35个百分点。机播20的实际产量最高,机播20和机播25的实际产量较人工撒播分别增产17.45%和5.7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红菜薹新品种鄂红四号的选育
《长江蔬菜 》 2011
摘要:鄂红四号红菜薹是利用雄性不育系0401作母本,双单倍体纯系DH043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5~60天,薹长30~40 cm,薹基部横径1.5 cm左右,单薹质量30~50 g,薹叶小,菜薹匀称整齐,薹亮紫红色,无蜡粉,前期产量高,一般每667 m2总产量可达2 000 kg,适宜在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蛋鸭黄病毒病防治效果分析
《湖北畜牧兽医 》 2011
摘要:从2010年4月至2011年春季,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养鸭业中普遍流行。发病鸭群主要为肉鸭和产蛋麻鸭,临床症状为采食量急剧下降、产蛋量急剧下降,病鸭拉绿色粪便,部分病鸭出现瘫痪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西南蚕区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评价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比较了4种桑园立体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并对4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红柿、生姜、玉米、甘薯4种套种作物中,套种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单位耕地面积作物产值达91 539元/hm2,土地生产率达135 289元/hm2,有效能量产投比达3.6∶1.0。套种玉米对桑叶产量有不良影响,桑园全年产叶量仅为14 000 kg/hm2;套种生姜的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为17 500 kg/hm2。不同桑园立体种植模式总体评价结果是桑树/生姜>桑树/西红柿>桑树/甘薯>桑树/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噁唑酰草胺WP对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杂草科学 》 2011
摘要:为明确10%噁唑酰草胺WP在湖北省水稻直播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水稻直播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其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的防除效果,并研究了杂草防除对杂草养分含量变化和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0%噁唑酰草胺WP对直播稻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对稗草、千金子的综合密度防除效果和综合鲜重防除效果分别保持在91.79%~99.44%和96.42%~99.90%,极显著优于人工除草的防除效果。施用10%噁唑酰草胺WP防除田间杂草,降低了杂草对田间养分的吸收,从而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10%噁唑酰草胺WP 水稻 杂草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