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酚氧化酶原系统是甲壳动物体内与免疫相关的重要功能系统之一,对于甲壳动物的防御反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的组织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在血淋巴、肝胰腺、卵巢和精巢中转录水平较高;在肌肉、表皮和鳃中有较弱表达;而在肠和胃中几乎无表达。此种组织表达特性可能与酚氧化酶原基因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秭归县玉米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秭归县玉米产量和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秭归县玉米主栽区普遍使用一定比例的农家肥,化肥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复合肥以25%养分含量复合肥为主,其中10-7-8的复合肥占比例较大。氮最低用量为156kg/hm2,最高为320.25kg/hm2,平均施氮量234.4kg/hm2。基肥氮占总氮19.45%~52.08%,平均37.2%,苗期追施氮占总氮18.71%~43%,平均26.67%,灌浆期(穗肥)追施氮占总氮26.93%~47.23%,平均36.1%。氮磷钾使用比例为N:P2O5:K2O=1:(0.13~0.43):(0.13~0.43),平均N:P2O5:K2O=1:0.23:0.26。产量在4350~7200kg/hm2情况下磷钾肥用量与产量之间达到极限著正相关;产量在7800~8250kg/hm2情况下各个时期使用的氮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此次调查显示氮肥施用量基本合理,磷钾肥用量稍显不足,可通过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粗粉辐照接枝及产物结构表征
《原子能科学技术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0 Coγ照射引发魔芋-丙烯酸接枝反应,制备接枝聚合物,以聚合物吸水倍数为标准优化反应物用量、干燥温度和方式等。采用FT-IR、SEM技术对产物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粗粉接枝工艺为:3g魔芋粉、21mL丙烯酸、12.9mL 9.5mol/L NaOH、131mL水,辐照后8h再进行干燥处理,产物吸自来水倍数可达400倍以上;接枝物具有多层孔状结构,单孔直径约为16μm,孔内有横膜;接枝物含有两种接枝高分子成分,即魔芋KGM-丙烯酸接枝物和魔芋淀粉丙烯酸接枝物。材料的多孔结构是吸水的原因,魔芋辐照改性将为魔芋粗粉的用途开辟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安全的隐患与控制 (一)饲料安全隐患的根源
《湖北畜牧兽医 》 2011
摘要:饲料安全是指养殖业发展所需的饲料资源的有效保障,包括饲料资源需求数量、种类的齐全充足和品质质量的有效保障。但通常情况下,更重要的含义是饲料对养殖环境、动物健康与食品的安全性。饲料安全直接与养殖业、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食物链安全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环节和领域的安全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国畜产品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如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饲料安全隐患的发生与危害,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贸易,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民生、社会、政治性问题。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李绍章研究员和大家分别从饲料安全隐患的根源、建设饲料安全法规与监管体系、发展安全饲料新技术等方面探讨饲料安全的隐患与控制,旨在进一步强化饲料安全意识,促进环境友好型养殖业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州植烟土壤及烟叶硒含量状况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恩施州植烟土壤及烟叶硒含量状况。结果表明:(1)恩施州植烟土壤硒含量平均为0.661 mg/kg,从土壤总硒水平来看,恩施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烟叶硒含量平均为0.216 mg/kg,并表现为B2F>C3F>X2F,高于我国其他烟区。(2)恩施土壤硒的垂直地理分布特性明显,即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地增加;土壤硒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具有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当土壤等级为足硒和富硒土壤时,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处于烟叶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内。(3)在相对较高的硒含量土壤中,烟叶对硒的吸收累积强于低硒土壤。8个植烟县(市)土壤和烟叶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新品系金水无核乳桔选育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简要介绍了柑桔新品系金水无核乳桔的选育经过,重点阐述了金水无核乳桔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的四种砷形态
《光谱仪器与分析 》 2011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无机砷的新方法。该方法对4种砷形态的检出限为0.005~0.008μg/L,线性范围达2个数量级以上。将该方法用于大米中无机砷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5.7%~107.5%之间,样品连续进样5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
关键词: 砷形态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大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