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PGHNBS启动子维管束特异表达元件的分离及功能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GHNBS是来源于陆地棉的一个CC-NBS-LRR类基因GHNBS的启动子,该启动子具有维管束特异表达特征。为了分离PGHNBS启动子的调控元件,对该启动子进行了缺失分析。将PGHNBS启动子6个部分缺失片段分别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这6个表达载体分别为PGN15(-1 420 bp~-28 bp)、PGN27(-1 300 bp~-28 bp)、PGN31(-1 071 bp~-28 bp)、PGN44(-959 bp~-28 bp)、PGN53(-807 bp~-28 bp)和PGN996(-604 bp~-28 bp)。用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通过对转基因植物的GUS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确认了韧皮部特异表达元件位于-1 071 bp~-959 bp区域。用PLACE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该区域含有脱落酸(ABA)诱导元件、铜离子响应元件以及多个与抗逆相关的MYB转录因子的识别位点。另外,在-1 559 bp~-1 420 bp区域中存在增强子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Cry1 Ab/Ac抗虫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Ac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由110粒玉米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获得28株抗性转基因植株。经PCR及RT-PCR的验证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含有Cry1 Ab/Ac目的基因且该基因有效表达的阳性植株,转化效率达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所获得的玉米转基因植株为今后剔除抗生素筛选标记,从而获得安全的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了遗传材料。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Ac/Ds转座系统 Cry1 Ab/Ac抗虫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SRAP及SCAR标记
《分子植物育种 》 2012 CSCD
摘要:以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5-2R1和相应的保持系5-2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与甜椒恢复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128对SRAP引物共扩增获得了3796条从100bp至800bp大小不同的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可扩增出30条清晰的条带,检测到4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恢复系材料仅有1个。对该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259bp。经数据库比对分析表明,该片段与线粒体中的NADH脱氢酶第5亚基(GenBank:EF151914.1)具有81%的同源性;同时,该片段与辣椒BAC克隆PEPBAC 158K24(GenBank:FJ597540.1)的部分序列高度同源。根据序列特点设计特异SCAR引物,对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扩增验证,仅在恢复系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已成功地将此SRAP标记转化为简单、稳定的SCAR标记。我们推测本研究获得的SCAR标记可能与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状连锁。
关键词: 甜椒 胞质雄性不育(CMS) 恢复基因 SRAP SC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与氮肥结合对辣椒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品种超越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保水剂吸收尿素溶液的方法,探讨了保水剂与氮肥结合对辣椒开花坐果期植株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氮肥条件下,保水剂与氮肥结合提高了植株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保水剂+0.75倍标准氮肥用量处理的叶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Pn、Ci、Gs和Tr都显著高于1倍标准氮肥用量的处理,表明采用保水剂吸收尿素溶液的方式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IL-10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原核表达的重组猪IL-10对仔猪的免疫原性,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IL-10基因序列(登录号:L20001)设计并合成了扩增猪IL-10基因的引物。利用ConA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RT-PCR扩增出pmIL-10完整基因及其成熟蛋白基因片段(pmIL-10),分别插入质粒pVAX1和pET32α(+),对猪IL-10基因进行原核与真核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仔猪,制备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效价。将pVAX-pIL-10转染COS-7细胞,利用RT-PCR检测pmIL-10的转录,以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其与原核表达产物制备抗体之间的反应。结果显示: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猪IL-10基因,重组菌pET-pmIL-10/Rosetta经IPTG诱导后,猪IL-10获得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9.7%;以白油佐剂重组蛋白免疫仔猪可产生高水平的抗猪IL-10的抗体,经ELISA检测,P/N值可达到8,OD630吸光值可达1.875,该抗体与转染pVAX-pmIL-10的COS-7细胞发生明显的荧光反应,说明原核表达的重组猪IL-10免疫产生的抗体具有生物学活性,为日后利用猪IL-10抗体消除病毒感染中产生的内源性IL-10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赖氨酸含量的QTL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95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对水稻控制赖氨酸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共有7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的稻米赖氨酸含量与亲本9311差异显著。利用代换作图法共鉴定了4个与赖氨酸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8、9和12染色体上。其中qH-LY8和qHLY9.2来自高赖氨酸含量籼稻品种9311,正向加性效应百分率分别为9.6%和8.5%;而qHLY9.1和qHLY12则来自低赖氨酸含量粳稻品种日本晴,负向加性效应百分率分别为-16.0%和-2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土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姜堰地区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油菜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试验设10个肥料处理:对照(不施肥,CK),缺氮(PKB)、缺磷(NKB)、缺钾(NPB)处理,大量营养元素平衡施肥处理(NPK)、增施微量营养元素处理(NPKB、NPKBZn),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1/2N+PKB、3/2N+PKB、2N+PKB)。结果表明:①缺失氮、磷、钾中任何一种养分时均能降低油菜产量,且当氮肥施用量为N 18kg/667m2时,产量最高,而硼和锌肥对油菜增产没有显著效果。②在氮、磷、钾缺素处理中,油菜硫甙含量大小顺序为NKB>PKB>NPB,芥酸含量大小顺序为PKB>NKB>NPB,油菜含油量没有显著变化,油酸含量为NPB>NKB>PKB,蛋白质含量在PKB处理下最低。③在NPK处理平衡施肥条件下,施加硼肥能显著降低硫甙和芥酸含量,显著增加油菜含油量、油酸、蛋白质含量;继续增施锌肥对油菜含油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进一步显著降低硫甙和芥酸含量,并显著提高油菜油酸和蛋白质含量;④油菜硫甙对氮肥施用量具有拐点效应。油菜芥酸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氮肥施用过高(2N+PKB)显著降低含油量。氮肥施用量对蛋白质的影响趋势和油酸一致,即先随施氮量(<12kg/667m2)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进一步增施氮肥则没显著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