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国审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冀麦479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麦479是2010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用DH155和石H083-366配置杂交组合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22年(国审麦20220045)通过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冀麦479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6.2~241d,比对照早熟1d。幼苗较匍匐,叶片黄绿宽长。冬、春抗寒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贡献农科力量

共产党员(河北) 2023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谋划推进了“打造四个高地”的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农业科技创新场景,推动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落到实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山地区传统优良品种梨‘水红宵’

北方果树 2023

摘要:梨(Pyru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温带落叶果树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居水果产业的前列。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按果皮颜色划分主要有绿皮、褐皮和红皮3个类型。‘水红宵’是河北省燕山地区广泛栽培的地方红皮梨品种(起源、栽培历史不详)。据当地种植户介绍,20世纪30年代已有种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优良、耐贮、晚熟红皮梨品种,主要分布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秦皇岛市抚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酿酒高粱是黄淮海地区的经济作物,近些年种植面积不断回升,但该区高粱生产的指导性信息较少,因此,构建适宜该区的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品种选择、种植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文献研究、生产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利用德尔菲法和橙子办公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借助专家微信群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使用SPSSAU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文献研究和适应性试验,并反复征询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判分原则和标准,按综合得分将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分为适应(≥90分)、较适应(76~89分)和不适应(≤75分)3类。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酿酒高粱 品种生态适应性 综合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与实际环境温度间的矛盾,于2019-2021 年连续2 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调控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首个生长季设置 4 个阶段性升温处理:1 月 20日(CT1)、1 月26 日(CT2)、2 月1 日(CT3)、2 月7 日(CT4)增温,3 月20 日结束增温;第2 个生长季设置3 个阶段性升温处理:1 月25 日(CT1)、2 月1 日(CT2)、2 月8 日(CT3)增温,3 月15 日结束增温;2 个生长季均以常规生产为对照(CK).结果表明:增温处理增温阶段积温增加138.1~405.1℃,第二生长季CT1 拔节—开花日均温降低2.50℃,第一生长季开花—成熟日均温降低2.31℃,第一生长季提前小麦返青 25 d,且延长返青—成熟总天数 21 d.第二生长季CT1 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可显著提高17.6%,旗叶面积可显著提高33.7%.2020-2021 生长季花后5d净光合速率可显著提高11.7%,第一生长季花后CT1 旗叶丙二醛含量可显著下降28.0%.在第二生长季中,CT1 穗长可显著提高15.7%,粒长显著提高2.3%,花后15d籽粒灌浆速率则可显著提高 41.0%,CT1 穗粒数可显著提高 8.8 粒,千粒质量显著提高2.0 g,产量可显著提高35.8%.由此表明,增温处理提前了小麦返青,小麦源库物质积累的开始时间提前,结束增温措施之后的相对降温,既延长了源库物质积累的总时间,同时又为源库活性的提高准备了条件,且存在增温处理实施时间越早,小麦源库性能提高越多的趋势.

关键词: 冬小麦 增温 旗叶 源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秦皇岛清香核桃病害调查简报

中国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清香核桃病害情况,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河北省秦皇岛市核桃主栽区的6个清香核桃园的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个清香核桃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且果实病害严重,发病率为84.00%~99.80%,而叶片及枝条病害均较轻,发病率分别为17.13%~91.62%和7.33%~75.31%。秦皇岛地区清香核桃的主要病害为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溃疡病及褐斑病,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防治。

关键词: 河北 秦皇岛 清香核桃 病害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天津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缘蝽的食料,以直径 12 cm、高 10 cm的塑料圆形养虫盒为容器,并在其中放置了弯曲纸条增加养虫盒内空间异质性,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点蜂缘蝽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1)℃,湿度30%~50%,光暗比 16 h∶8 h条件下,取食芸豆荚和四季豆荚的点蜂缘蝽若虫平均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 29.85、31.48 d,并且若虫期平均存活率也无显著差异.然而,取食芸豆荚点蜂缘蝽成虫的产卵期、单雌产卵量、雌虫寿命显著高于取食四季豆荚的成虫,其参数分别为 63.80 d、251.40 粒、74.20 d.因此,采用新鲜芸豆荚饲养点蜂缘蝽,能够实现点蜂缘蝽的批量饲养.

关键词: 点蜂缘蝽 饲养技术 芸豆荚 四季豆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路径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梳理河北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分布、规模和产业情况,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园区产业提升的有效路径,对促进河北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河北省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产业提升 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的荆芥基因组大小评估

特产研究 2023

摘要:荆芥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为了研究荆芥基因组大小,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方法对荆芥进行了基因组大小、GC含量、杂合度和重复序列评估.结果显示:基于流式细胞术,荆芥基因组平均大小为0.76Gb;采用K-mer分析显示,荆芥基因组大小为0.903 Gb,GC含量为38.77%,杂合率约为0.32%,重复序列约为66.93%;荆芥基因组拼接组装后contig总长为792 215 707 bp,contig N50为960 bp,scaffold总长为813 473 842 bp,scaffold N50为1 650 bp.本研究结合流式细胞术和全基因组调查结果,分析评估荆芥基因组大小在0.7~0.9Gb之间,基因组序列重复比例较高.本研究对荆芥基因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荆芥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荆芥 流式细胞术 K-mer 基因组大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早熟新品种-白露香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白露香”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从兴隆县板栗实生大树中选育出的早熟板栗新品种。2022年3月30日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冀SSV-CM-005-2021。该品种刺苞椭圆形,平均每苞含坚果2.4粒,出实率38.1%;坚果椭圆形,紫褐色,油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