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11
摘要:近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本文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使用激励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地被菊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地被菊的抗旱能力,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地被菊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地被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下降趋势,轻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胞间CO2浓度(Ci)在轻度干旱条件下下降,重度干旱胁迫下提高30.6%。水分利用率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均升高,中度干旱胁迫下为对照的1.34倍。同时,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比对照提高6.2%,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低于对照。表明地被菊对干旱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MC毒素诱导玉米同核异质B37原生质体细胞凋亡的检测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B37-C和B37-N的玉米原生质体和叶片为试材,研究HMC毒素对两种同核异质玉米B3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经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表明:HMC毒素处理后的玉米原生质体均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凋亡小体、染色质边集或环状染色质等凋亡特征。原生质体的细胞凋亡率,B37的C细胞质显著高于N细胞质玉米,且凋亡率随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用HMC毒素处理玉米叶片,明显出现DNA-ladder现象时所需的毒素浓度C、N两种细胞质均为200μg/mL;但C细胞质所需的时间为6 h,而N细胞质则需9 h。用荧光显微观察与凝胶电泳分析所获得的结果一致,均表现出C细胞质对毒素较为敏感,先出现细胞凋亡;N细胞质对毒素的敏感性低于C细胞质,出现细胞凋亡的时间较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 细胞凋亡 Hoechst33258染色 DNA梯状条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山山区苹果叶片矿质营养标准范围的确定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在燕山山区,分富士和国光2个品种采集了20个苹果园120份叶样,对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Mg外,不同果园苹果叶片中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将2个品种间的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同一元素含量平均值差异不大。苹果叶片中N、P、K、Ca、Mg、Fe、Cu和Zn元素含量取值遵从正态分布,采用4点5分段的概率分级法,确定了2个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值中的缺乏、低值、正常值、高值、过高5个数值范围;Mn含量取值近似X2分布,参考高产果园叶片营养分析值对概率分级法进行了矫正。与国内外标准相比,燕山山区矿质元素含量标准值表现出N水平高,P、K、Mg和Zn水平低的特点,Ca、Fe、Mn和Cu含量标准值与国内外其他标准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影响华北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定量评估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河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本研究选择河北省冬麦区南宫、河间、霸州等农业气象观测站,基于3站1991—2007年冬小麦观测数据及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相对蒸散,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作物生产潜势"方法估算的光温生产潜力作为最大产量,应用统计方法求解Jensen模型参数,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干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各站冬小麦水分敏感系数与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溉次数关系密切。对于灌溉3次的南宫、河间二站,利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数据,得到的冬小麦水分敏感阶段与试验的结论相似,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变小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干旱评估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关较好,相关系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统计检验。应用干旱评估模型对冬小麦播种—拔节、播种—抽穗、播种—灌浆、播种—成熟各阶段的干旱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霸州一般灌溉5次,干旱胁迫不明显,仅抽穗—灌浆期水分敏感系数为正值,其他生育阶段均为负值,对水分亏缺表现不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茂山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分布与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大茂山地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与多样性进行研究,本试验利用温度-抗生素筛选法从大茂山不同海拔地区采集的78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7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发现在海拔900~1200m之间为土壤最佳采集区域。对这76株菌株进行光学显微观察,发现其伴孢晶体呈现球形、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PCR-RFLP对分离获得的76株菌株基因鉴定发现,主要包含cry1、cry2等7种基因类型,其中有28株未鉴定出基因型;其SDS-PAGE晶体蛋白分析发现,这些菌株主要表达130kDa、97kDa、66kDa和45kDa蛋白。对铜绿丽金龟进行生物活性测定,17株具有高毒力的菌株中的16株含有cry8Ca基因,另一株未鉴定出已有基因型。从晶体形态、基因类型、SDS-PAGE检测以及生物活性方面均说明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河北省大茂山地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多样性。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海拔 PCR-RFLP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世界农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印度建有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农村信贷合作组织,在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印度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和运作模式,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合作金融体系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区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水分组成与耐旱性的相关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选择能适应生态环境的适生造林树种是造林成功的1个关键因素。在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易县旺龙沟流域,以常见的14种造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自然环境下不同树种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在各树种的主要分布区,每树种确定10株2~4 a生的幼树,在主干及主枝枝条中部选择成熟叶片作为测定样品,分析了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与所处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而分析与树种耐旱性的关系,可为该区抗旱造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集中分布在丘陵的部位不同;各树种鲜叶的束缚水/自由水与其对应所处土壤的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越大,植物的耐旱性越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在丘陵山地上部保留下来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关键词: 太行山 造林树种 束缚水/自由水 土壤含水量 耐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