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人才结构现状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人才现状,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其他科研单位壮大人才队伍、提高科研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农业科研单位 人才 现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种植冀谷31为例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寻求适合谷子大面积推广的有效途径,以优质简化栽培谷子新品种冀谷31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3个乡镇10个村的冀谷31的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该地区冀谷31的种植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年龄、劳动力人数占家庭人口数比例、种子是否有补贴、机械使用和谷子单产等5个指标对种植意愿具有显著性,且都为正向指标,其中机械使用达极显著性;其他指标显著性不明显,既有正向指标也有负向指标。建议,应从加大机械研发力度;加强政府号召,施行农业补贴制度;加大科研力度,做好基层和农户培训工作;扩大谷子企业规模等4个方面来拉动谷子生产,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关键词: 谷子 种植意愿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质量比8∶5)对菌丝生长的抑制(EC50值为0.238 mg/L)作用最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高于其他6种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次施药7 d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95.33%)最为突出,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结论]7种杀菌剂中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对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优选用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

关键词: 杀菌剂 马铃薯早疫病菌 抑制作用 联合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源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源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有重要调控作用。此文系统论述了内源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的调控作用和机理,从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内源激素与作物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l)、内源激素与生物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bm)、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y)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内源激素与高效用水的关系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调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作物 水分利用效率 内源激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谷子田常见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与化学防除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谷田杂草常见种类调查,并对其中主要发生种类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谷田常见杂草38种,分属15个科,发生基数较大的杂草有20种。春播谷田以双子叶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60.08%,夏播谷田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64.38%。春播谷田杂草发生有3个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中旬。夏播谷田杂草发生仅1个峰期,一般为7月上、中旬;其化学防除以44%单嘧.扑灭WP 1 800 g/hm2为最经济、有效使用剂量,可有效防控整个谷子生长期的杂草。

关键词: 谷子田杂草 发生规律 44%单密.扑灭WP 化学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管理观察 2011

摘要: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几年企业更加重视起来.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漆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关键词: 白腐真菌 漆酶 筛选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沿海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利用南堡盐场气象站1966~2005年40 a逐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和风速等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10 a、0.31℃/10 a和0.46℃/10 a;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且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4.1 h/10 a和-147 mm/10 a;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气温与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为负相关关系,年日照时数与年蒸发量为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是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减小的直接原因,日照时数是影响蒸发量的1个主要因子。

关键词: 河北省 沿海地区 气候要素 变化趋势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行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是解决当地水资源危机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重要途径。在前期以华北山前平原高产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形成的种植节水品种、秸秆覆盖、调亏灌溉、生育期优化及株行距优化等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常规模式(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综合节水模式(拔节水+开花水)、模式A(拔节水)和模式B(底墒水)等4种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模式。本研究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4种节水模式从生产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小麦玉米4种节水模式的得分排序为综合节水模式>模式A>模式B>对照(常规模式),因此小麦玉米综合节水模式综合效益最优。从4种节水模式的投入产出看,综合节水模式肥料投入最低,投入产出比、纯收益、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最高。小麦玉米节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意识,利用多种手段,促进农户采用小麦玉米节水技术优化模式。

关键词: 太行山前平原区 小麦玉米 农艺节水技术 综合效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促进农业科研发展——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发展国际科技交流工作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以及智力资源,加快科研单位业务水平的发展。根据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开展对外交流工作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国际科技交流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国际科技交流 国外智力 农业科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