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蛋白和鱼肉复合挤压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研究

中国油脂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同时鱼肉的脂肪比较丰富,鱼糜相关制品在我国的开发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大豆蛋白和鱼糜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对其进行复合挤压组织化,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复合蛋白产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测得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复合蛋白产品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对变化情况,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对产品和原料的常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新型复合蛋白产品的保水性较好,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相对合理,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符合健康食品的标准。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鱼肉 双螺杆复合挤压 复合蛋白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性状的影响以及与倒伏率的关系,本试验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6叶期喷施吨田宝和本实验室自配的DCPTA和ETH复配剂(KP),以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玉米茎秆及气生根形态和质量性状的影响,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力学及物质积累机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降低植株高度、穗位高、穗高系数、基部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倒伏率,而茎粗、茎粗系数、穿刺强度、弯折强度、入土气生根条数、入土深度、直径和干质量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与倒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穿刺强度、弯折强度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入土气生根相关性状都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DCPTA和ETH复配剂对玉米强茎促根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茎秆性状 气生根性状 抗倒伏性 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差异比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部位 淀粉 淀粉合成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大棚黄秋葵引种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引进适合在海南大棚种植的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品种。[方法]引进红五福、绿五福、东方、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巴里斯顿、东京5号和农友早生1号这9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大棚内进行比较。综合2年的数据,对各品种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助农2号、杨贵妃、绿羊角和东京5号这4个品种均适合在海南大棚内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黄秋葵在海南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秋葵 大棚 引进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李和杏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27份适宜北方生长的李、杏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7份试材的亲缘关系,为寒地李、杏种质资源保存和品种选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25对SSR多态性引物共扩增等位位点24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40个,多态性比率为97.96%。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量为4~13,平均值为9.8。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2.740 5,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052 0,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595 5,表明试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2处,27份试材可以分为李和杏两大类群。

关键词: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抗瘟性及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种质抗性及稻瘟病菌的致病性,以黑龙江省8个水稻品种、24个单基因系作为供试材料,120株稻瘟病菌株作为接种体,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了各供试水稻的抗瘟性及稻瘟病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2010年和2011年菌株的抗性频率分别在31.67%~68.33%和21.67%~55.00%之间,2010年最好的抗性品种为松粳12,2011年最好的抗性品种为五优稻4和东农425;松粳12&东农425组合联合抗病性最好。水稻单基因系对2010年和2011年菌株的抗性频率分别在10.00%~90.00%和5.00%~86.67%之间,抗性最好的单基因系分别为IRBLzt-T(Pi-zt)和IRBLz5-CA(Pi-z5);松粳12、东农425和龙粳22的基因聚合效果最好。2010年和2011年菌株对抗瘟基因群的致病率分别在8.33%~95.83%和25.00%~95.83%之间;无毒基因总出现频率分别为461和412次。研究表明,水稻种质抗性受菌株致病性影响较大,但高抗种质相对稳定,基因聚合方式更适宜当地品种抗性改良。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水稻单基因系 稻瘟病菌 抗瘟基因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近年来灾害性天气的增多,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的推广,导致部分地区玉米穗腐病、茎腐病发生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因此了解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茎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大数据有效推动农产品的精准生产

农民致富之友 2017

摘要:农产品生产从传统人工模式到半机械化的规模化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随着人口压力不断提高,可用耕地不断减少,农产品生产需要另一场变革,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向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生产方式转变。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涵盖多层面、多领域的信息化系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源,拥有了庞大的数据信息资源财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区等高覆盖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集成配套综合技术初探与展望

节水灌溉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提高土壤肥力等主要问题,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法,以创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方法为中心,同时注重把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主要问题与之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农田节水集成配套综合技术——根区等高覆盖灌溉。在对这一综合技术的概念、实现方式、功能定位等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对开展根区等高覆盖灌溉综合技术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根区等高覆盖灌溉 根区等高灌溉施肥 秸秆覆盖还田 农业发展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表覆盖对旱区土壤水分及菊芋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东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酱菜型菊芋品种榆林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CK)、塑料薄膜覆盖(FM)和玉米秸秆覆盖(CS)3个处理,研究了地表覆盖措施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及菊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7~2.0倍,玉米秸秆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3~2.0倍。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降低了土壤pH。覆盖措施显著影响了植株生长发育,至开花期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植株最高、茎最粗,株高平均达162cm、茎粗平均达18mm。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菊芋块茎平均产量为9 585和11 685kg·hm~(-2),分别增产63%和99%。因此,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保墒,利于实现干旱地区菊芋的高产、高效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地表覆盖 旱区 土壤 菊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