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田黑土酶活性研究
《大豆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农业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始建于1979年)为研究平台,选取4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单施化肥、有机-化肥配合处理)为供试土样,于2011年大豆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主要酶类(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处理大豆田土壤酶活性较低,施肥处理可以增加黑土酶活性,脲酶与磷酸单酯酶对施肥响应程度大于β-葡糖苷酶;单施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则能够显著增强黑土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同时,土壤β-葡糖苷酶、脲酶和磷酸单酯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磷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 H之间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大豆田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之间关系密切。


壮秧剂对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秧苗素质及产量提高的作用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为供试品种,在寒地早春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壮秧剂及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本田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讨适龄、健壮、适合机插秧苗群体在苗期的调控措施,为黑龙江地区培育高质量的秧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处理秧苗地上部鲜、干重,株高,叶片最大长度、宽度及面积,叶挺长、叶龄,苗基宽,本田最终分蘖和穗结实率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不使用壮秧剂)。研究结果还表明,壮秧剂施入后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显著提高了穗数和二次枝梗结实率。此外,处理3(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子后,直接播种)、处理4(育苗伴侣每育秧钵盘使用12g,用机插秧专用拌种剂旱育保姆包衣水稻种子后,浸种催芽播种)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根冠比CK除外);处理5(三金壮秧剂当地用量,每育秧钵盘使用41.6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叶长和株高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但其充实度小于处理1(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5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2(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g,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播种)、处理3、处理4,且与处理3、处理4差异显著。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稻田恶性杂草的防除技术
《农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缓和稻田杂草群落恶性演替、使稻田杂草防除规范化,高效防治稻田难治杂草。明确50%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5%嘧啶肟草醚乳油对水田恶性杂草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试验在水稻插秧前、插秧后分期施药,采用毒土法、茎叶喷雾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丙草胺乳油+50%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混用,总草防效达97.6%;水稻插秧前施用50%丙草胺乳油,封闭除草,插秧后施用5%嘧啶肟草醚乳油,总草防效达95.7%。[结论]50%嘧苯胺磺隆水分散粒剂、5%嘧啶肟草醚乳油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水稻安全,可有效控制水田恶性杂草。


储藏调控方法对留胚米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留胚米的贮藏品质,研究几种包装材料和贮藏参数对留胚米储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微波强度、气调方式、环境温度为参数,以临界储藏时间(对应胚芽米中脂肪酸含量35mg KOH/100g干基)作为胚芽米贮藏品质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影响参数对留胚米储藏时间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储藏调控参数。结果表明:透明塑料袋和铝箔袋包装的储藏时间基本一致,都优于纸袋包装。留胚米储藏调控方法对储藏时间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环境温度>气调方式>微波强度。随着微波强度、CO_2含量的增加和环境温度降低,胚芽米临界储藏时间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当微波强度为500J/g,气调方式N_2和CO_2含量比为30:70,环境温度为3℃时,储藏时间取最大值为374d。


黑龙江省水稻直播应用前景分析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三水稻生产大省,也是最大的粳稻产地,因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冻土时间长,为了抢积温,创高产,多年来主要采用棚室育苗移栽的水稻生产方式,但目前面临着劳动力短缺、育苗取土难、育苗难、春季用水紧张、增产不增收等问题,轻简化的直播方式正逐渐被选用,为了稳定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增加水稻生产者收入,需要加强直播稻栽培的配套技术研究,解决水稻轻简化栽培与高产的矛盾。


东北部分地区山荆子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东北地区收集的239份山荆子资源的树姿、叶形以及果形等19个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山荆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65%和1.38,其中树姿、树型以及叶片颜色等13个目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8.43%,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而叶长、叶宽以及叶柄长等6个测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6.8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0。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山荆子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以黑龙江温春山荆子多样性水平最高。基于19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发现,在欧氏距离为2.5时,参试山荆子材料可以划分为2大类,7个亚类,各地区山荆子材料聚类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独立的分类群,暗示山荆子材料遗传基础较为复杂。
关键词: 山荆子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表现。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对策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休闲空间按平面形态分为点状、线状、面状休闲空间;按功能分为主题类休闲空间、休憩类休闲空间、健身类休闲空间;按使用时间分为冬季休闲空间和夏季休闲空间,并针对分类阐述了园林景观中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为营造良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休闲景观提供研究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