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粮改饲”政策在黑龙江省的实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粮改饲"是推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5年国家在河北、吉林、黑龙江等10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黑龙江省自作为"粮改饲"试点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宜当地的雏形模式,并通过实施粮改饲补助政策,采取以养带种方式在"窖贮"环节给予适当补贴,促进青贮饲料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粮改饲"进一步在全国实施起到了典范指导作用。

关键词: 粮改饲 政策 黑龙江省 试点 青贮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绥粳15水直播氮肥运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提高水稻品种绥粳15的产量及品质,对水稻品种绥粳15在水直播时进行了不同氮肥施肥水平和施肥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绥粳15的最适施氮总量为180kg·hm~(-2),施氮比例底肥∶蘖肥∶穗肥为4∶3∶3时,实现了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

关键词: 绥粳15 水直播 氮肥 水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栽培条件下野生亚麻与栽培亚麻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试验采用人工栽培条件下,研究比较野生亚麻与栽培亚麻Viking的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确定该野生资源属于亚麻科亚麻属野亚麻种(Linum stellarioides Planch)。二年生草本,其耐寒性远远大于Viking。试验通过比较该材料花期与Viking的差异,证明野生种与Viking部分花期可以相遇,在配置杂交组合可以用Viking作为参考母本,选择比Viking熟期晚或接近的材料;通过成熟期考种的数据分析,认为该材料单株分枝数、蒴果数、单株粒重远远大于Viking,可作为籽用亚麻。

关键词: 人工栽培 野生亚麻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品种资源筛选

农学学报 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大豆需求的增加,大豆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大豆单产提高缓慢,使中国大豆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一直是育种家们长期以来的目标。优良品种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在选择大豆品种时,要因地制宜,尽量选用适合密植、抗病虫害、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同时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耕作条件。笔者通过从572份东北大豆品种资源中筛选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生态区适应性较为突出的50份材料,进一步了解50份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遗传背景及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品种在各个区域的适应性能力,为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信息。

关键词: 东北大豆 资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促进秸秆快速有效分解,设置不同土层共6个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CK1(0cm)、CK2(15cm)、CK3(30cm)及秸秆还田处理SR1(0cm)、SR2(15cm)、SR3(30cm),对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不还田增加2.1~9.8g·kg~(-1),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还田深度为15cm时秸秆腐解速率最快,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效果更好。土壤酶活与有机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3种酶在土壤物质分解转化,有机质积累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还田深度 有机质 土壤酶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区大豆植株长势和农田温室气体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

大豆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哈尔滨典型黑土地区,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产量与根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NPK含量的相关关系及生长期内温室气体(CO_2、N_2O和CH_4)排放量的变化进行研究。试验设测土施肥(对照处理)、测土减量施肥+C增效剂、缓释肥料、测土施肥+N分期调控4个处理。结果表明:缓释肥料产量效应最明显,增产7.2%,测土减量施肥+C增效剂低碳效应较明显,减少30%氮素同时增产1.8%。各施肥处理大豆百粒重顺序由高到低为:缓释肥料>测土施肥+N分期调控>测土施肥>测土减量+C增效剂。各个处理间的CO_2通量平均值差异显著,N_2O和CH_4通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测土减量施肥+C增效剂处理中,碳增效剂在减30%氮的背景下提升了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植株和根系生长,小幅度增产同时维持作物在生育期内的CO_2呼吸效应,可作为低碳农业的推荐措施。

关键词: 施肥方式 黑土 大豆生长指标 温室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类黄酮对大豆根瘤菌趋化性与结瘤效果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2-39为供试菌株,分别以不同浓度(5,10,15,20,25μg·mL~(-1))的大豆黄素、4-甲基伞形酮、金雀异黄酮、芒柄黄花素为诱导物,利用毛细管培养法对趋化的根瘤菌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外源类黄酮对大豆根瘤菌趋化性的影响。选取对根瘤菌趋化性影响显著的外源类黄酮与大豆嫩丰16进行盆栽试验,进一步探究外源类黄酮对大豆结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性类黄酮中,大豆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对根瘤菌的趋化作用显著强于其它试验组,其最适作用浓度为15μg·mL~(-1)。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外源类黄酮大豆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同时加入能够有效促进大豆结瘤。

关键词: 外源类黄酮 根瘤菌 趋化性 结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畜禽粪污处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从分析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探寻了全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规划养殖产业和场区布局、推动种养协调发展、推广适宜的粪污利用模式、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丰富投资融资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处理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越橘(蓝莓)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建立了首个越橘(蓝莓)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5hm~2,栽培方式包括露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3种。采用实地考察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资源及栽培种越橘(蓝莓)进行摸底,通过模拟生境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异地保存,对越橘(蓝莓)资源开展环境模拟和适应性、经济性状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6年共收集保存越橘(蓝莓)资源2 621份;其中野生越橘(蓝莓)资源20份,栽培品种资源41份,杂交后代2 560份。经驯化选育筛选野生优良资源2份,创新杂交优良资源16份。

关键词: 越橘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创新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应用情况及控制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黑龙江省是全国长残留除草剂使用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两大作物,长残留除草剂不仅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而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本文作者介绍了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应用情况及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长残留除草剂 黑龙江省 应用情况 控制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