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早熟核心种质绥系709的选育与创新思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利用自育骨干自交系绥系607(黑龙江早熟骨干自交系合344后代)与早熟热带种质3498(外引78599种质)进行杂交选系。杂交后,针对黑龙江省主要病害,通过人工接种丝黑穗病菌与大斑病菌选择抗病株系,在世代S0至S3增加试验密度压力选择耐密植株;在世代S4时进行配合力跟踪测试,确保目标基因不流失;最后在决选时结合适中株高、穗位高与较早成熟期,最终育成熟期早、配合力高、抗病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玉米自交系绥系709。用其组配的杂交种熟期早、抗逆性强、品质优,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重要的早熟种质资源之一。


粳稻龙粳39、龙粳31不同混播比例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种业 》 2017
摘要:将龙粳39、龙粳31两个品种混合种植既保留了龙粳31秆强抗倒的优良性状,又弥补了其分蘖力不足的不良性状,为此研究了龙粳39、龙粳31不同混播比例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按4∶6比例混种,能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增加水稻茎蘖数,产量达9232.45kg/hm~2。


评价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及重要育种材料对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寄主范围广泛,危害马铃薯的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本研究选用黑龙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和部分育种材料共28份进行温室盆栽试验以明确其对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抗感反应,随机区组设计,5次重复。结果表明,北方根结线虫在这28份材料上都能繁殖,且繁殖系数(RF)均大于1(1.53~37.90)。白头翁、会-2和红参的繁殖系数分别为2.41、2.02和1.53,与青薯3号(36.93)和608 Kennebec(37.9)差异显著(P<0.05);线虫在参试的马铃薯植株根上繁殖的卵块数量范围为每克鲜重26.6~217.4个,根据卵块数量分级,白头翁(3级)为抗病材料;植株上的虫瘿指数(Galling Index)范围为1.5~6.8,根据虫瘿指数评价,白头翁(1.8)、会-2(1.5)和红参(2.2)为抗病材料。综合块茎评价结果在参试的28份材料中白头翁是较抗北方根结线虫的材料,会-2和红参的根部对北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耐病性,可作为培育抗病品种资源,感病材料青薯3号和608 Kennebec可作为筛选材料的感病对照。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 北方根结线虫 抗性评价


平菇菌株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评价
《食用菌 》 2017
摘要:以25个平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涂抹法接种假单胞托拉斯菌株,观察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通过病情指数把菌株分为高抗、中抗、中感、易感四种类型。结果表明:供试25个菌株中,高抗3株,占总调查数量的12%,中抗10株,占40%,中感7株,占28%,易感5株,占20%。为平菇抗病育种和抗病材料的选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庆市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先进经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从2011年8月份开展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以来,在大庆市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和第三方检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庆市奶业纠纷数量逐渐减少,原奶购销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奶站监管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笔者现对大庆市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进行总结报道,旨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提供借鉴。1筹备阶段


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直播水稻品种的筛选
《中国稻米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直播种植的水稻品种,以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的14个主栽品种为材料进行直播试验,对各品种的灌浆速率、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43适宜在第二积温带作直播栽培。


黑龙江省马铃薯叶斑类病害Alternaria属病原组成和分布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产上常见的马铃薯叶斑类病害主要包括马铃薯早疫病、黑点病和黑斑病等,均导致马铃薯植株叶片枯死、严重时侵染块茎,造成减产。马铃薯早疫病、黑点病和黑斑病的病原分别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是Alternaria属的三个不同种。本研究旨在针对Alternaria属这三个病原建立一套PCR快速分子鉴定技术,同时结合传统生物学鉴定方法,调查分析黑龙江省马铃薯叶斑类病害Alternaria属病原的小种组成和发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引物H3-1a/H3-1b对感染Alternaria病原菌的马铃薯植株病样进行PCR扩增,在489 bp、440 bp和546 bp处出现条带,经测序比对分析,三处目的条带分别鉴定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对2015年采集自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的55个植株叶斑类病样进行生物学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病样为Alternaria属多个小种混合侵染,主要是A.tenuissima、A.alternata和A.solani,这三种病原所占被测病样总数百分比分别为71%、45%和33%,A.tenuissima为优势小种。本研究结果将为准确检测马铃薯植株叶斑类病原菌提供技术支持,为生产上有的放矢防控马铃薯叶斑类病害提供帮助。
关键词: 马铃薯叶斑类病害 Alternaria属 PCR鉴定


黑龙江省耕地轮作休耕中的除草剂相关问题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论述了黑龙江省农药使用的现状和问题、除草剂使用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理念,提出了耕地轮作休耕中除草剂使用的技术措施。

